2025年以来,县医疗保障局紧紧锚定医疗保障“奋力解除全体人民的疾病医疗后顾之忧”的根本目的,坚定不移推进医保改革,落实系列新举措,为群众提供了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医保服务,提高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一是严格准入退出机制,规范管理定点医药机构。2025年初签订定点医药机构服务协议209家(公立医院有11家,民营医院10家,村卫生室110家,零售药店78家)。依申请准入4家(村卫生室3家、零售药店1家);依申请退出的定点零售药店9家。截至5月底,县内共有定点医药机构209家(定点医疗机构131家,定点零售药店78家)。
二是狠抓医保基金监管,守好群众“看病钱”。围绕协议管理、智能审核,突击检查、病例抽审等工作要求,完成对县内定点村卫生室全覆盖检查,采取集中检查和问题数据核实方式对定点医药机构使用医保基金情况开展监督检查。截至2025年6月,共核查医疗机构84家次,零售药店45家次,村卫生室109家次,组织全县定点医药机构开展业务培训4次。
三是线上线下相结合,推动经办服务提质增效。严格按照国家局关于“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有关工作要求,优化办事流程,提升工作效率,增强群众办事的便捷性和获得感。截至5月底,线上办理医保服务事项3000余件,线下办结“高效办成一件事”事项结85件(退休“一件事”38件、新生儿出生“一件事”12件、就医费用报销“一件事”35件),开展延时服务办理22件,优化营商环境企业登记办理45件,3人次获评为“服务效能之星”“管理规范之星”“群众满意之星”荣誉称号。
四是积极探索由“扫码”支付到“刷脸”支付转变,方便就医购药结算。为县内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配备56台移动终端开展医保人脸识别和结算业务,参保群众可以通过“刷脸”进行人脸识别个人身份信息并完成费用结算,有效解决了结算高峰期排长队现象,让参保群众享受高效便捷的医保服务。组织定点医药机构开展医保系统应用培训2期,培训从业人员220余人次。
初审人员:叶映华
复审人员:阮毅娜
终审人员:张明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