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提高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的医保政策水平,充分发挥他们政策宣传“二传手”的作用,更准确为群众宣传解释医保政策,提高群众参保积极性和医保政策获得感,2025年9月17日,县医疗保障局走进县委党校课堂,为全县123名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进修班学员解读城乡居民基本医保政策。
一是解读参保资助政策,夯实2026年医保征缴基础。此次授课从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政策背景切入,通过梳理贵州省历年筹资标准演变脉络,清晰呈现医保政策的延续性与缴费标准制定的影响因素;解读了2025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及参保资助标准,进一步细化资助对象类别,针对不同群体逐一明确参保缴费金额、资助比例及缴费时限要求。为抓实2026年参保征缴工作筑牢前期工作基础。
二是解读报销关键环节,破解政策宣传难题。围绕就医报销的关键环节,从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门诊限额、异地就医结算和群众咨询高频事项等方面,层层拆解解读,帮助进修班学员全面准确理解“梯次减负”的医保保障体系,以便向群众清晰讲解“看病能报多少、怎么报”。并通过列举具体事例,让进修班学员直观掌握医保政策,有效解决以往“政策讲不清”的难题。
三是解读参保激励机制,提升医保参保质量。城乡居民医保连续参保满4年,之后每连续参保1年提高大病保险相应额度,最高支付限额提升2%(5000元),断保额度保留、年数重计;当年基金零报销,次年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在原有额度上提高2%(5000元),使用后清零,二者累计提升不超原封顶线20%(5万元)。同时,明确断保人员等待期:未在集中征缴期参保的或中断缴费的,设3个月固定等待期;未连续参保的,每多断保1年,在固定等待期基础上增加1个月变动等待期,激励持续参保,助力医保长效发展。
四是解读不予报销范围,守护医保基金安全。结合医保基金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通过列举具体事例,详细讲解医保基金不予支付的六种情形,帮助进修班学员准确区分“可报”与“不可报”情形,在解答群众咨询时“不讲偏、不误导”。
整场授课过程中,进修班学员认真聆听、详细记录,课后针对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了互动和交流。大家纷纷表示,此次培训内容精准对接基层工作需求,既理清了医保政策的“脉络”,又掌握了服务群众的“方法”,为后续深入开展群众医保服务、推动医保政策落地见效奠定了坚实基础。
初审:叶映华
复审:莫立新
终审:张明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