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关闭
政务微信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政务要闻
站在乡村调解一线 巧解村民“千千结”——记全省乡村振兴优秀驻村工作队员刘正荣
打印 关闭 【字号:

在独山县下司镇北盛村,大家常常说起这么一句话:“有事就找‘刘司法’,我们最靠谱的免费法律顾问和咨询师。”

“刘司法”名叫刘正荣,是独山县玉水镇司法所的所长,2021年5月,独山县委组织部统一选派驻村工作人员时,刘正荣主动请缨,被选派到独山县下司镇北盛村担任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员。

驻村期间,他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和多年基层工作经验,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办好事、解民忧,在一件件民生实事中托起群众幸福生活。今年,他获得了“全省乡村振兴优秀驻村工作队员”这一荣誉。

全省乡村振兴优秀驻村工作人员刘正荣


推心置腹 掐准“民心脉”

走进刘正荣的办公室,桌上摆满了一摞摞关于乡村振兴的纸质资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本厚厚的民情日记本,随手翻开一页,上面都密密麻麻写着走访脱贫户的情况及帮扶办法。

初到岗位,想到要在这个“人生地不熟”的村子里开展工作,有着多年基层工作经历的刘正荣心里也不禁有点慌张。而手中的民情记事本成为了刘正荣的“法宝”,他走到哪儿都带着、问到什么都记上:包保网格的走访问题、产业规模、家庭人口、就业收入等情况。没出一个礼拜,网格内66户群众家中情况就在他的脑海和本子上成了型,嘴脚都“闲不住”也成为了刘正荣给村民的第一印象。

摸清楚网格情况后,刘正荣开始一一为群众解决问题,凭借地熟、人熟、事熟和为乡亲们所信任等优势,“刘司法”对村里的各种矛盾纠纷掐得准“脉”、找得着“根”、摸得着“门”,用百姓的“法儿”平百姓的“事儿”,解开了乡亲们的一个个“心结”。

北盛村东盛组部分道路受地形地势影响,雨天容易造成泥沙堆积等现象,给群众出行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但由于资金等问题,一直无法修缮改造,成了当地群众的一个心头结。

怎么解决“心结”?幕后,“刘司法”真是磨破了嘴皮子、跑断了腿。

为解决这一难题,刘正荣“四处化缘”,一边请挂帮单位、身边好友支持;一边多次到贵州日泉农牧有限公司拜访,努力争取企业帮助。在他的辛勤付出下,最终筹集到2万余元资金,又号召当地群众义务投工投劳共同参与修路工作,切实解决了这一问题,让群众出行更加顺畅、安全。

“我们的‘刘司法’,不仅帮助大家解决纠纷问题,还切实为我们的方方面面考虑,真是我们的暖心人。”北盛村村民刘加发说。

两年来,刘正荣始终以群众立场、群众心声和群众利益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多走走、多看看、多听听,与群众零距离接触,贴心式交流,讲清涉农惠农政策,共商春耕备耕、秋冬种、户厕改造等工作,推动政策更好落实到户到人。

走访群众

走访群众

走访群众


释法明理 敢碰“硬钉子”

作为司法人,刘正荣心中有着一杆明辨是非、不畏强权、不欺弱小的“公平秤”,凭借这杆秤,让他在解决基层矛盾纠纷中发挥着独特作用。

多年来,北盛村陆家寨组陆金才、陆金祥兄弟俩一直因为土地权属纠纷和征用赔偿款分配问题发生争吵。村“两委”和镇派出所多次出面调解均未果,诉至法院后仍未完全解决,矛盾越发激化。

刘正荣得知这个情况后,立即组织双方到村委会进行调解,僵持不下的两人坐在一起,情绪依旧十分激动,争吵不停。刘正荣将二人分开劝导安抚情绪,了解具体情况并耐心倾听双方当事人的陈述,梳理出征用赔偿款分配意见不同、土地权属确认未提前沟通和流转耕地矛盾三个症结。

找准问题才能对症下药,刘正荣从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土地流转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密钥”,逐一解释、逐个攻破,通过和当事人讲法理、讲道理、讲情理,让他们从内心化解怨气,共同商讨出解决方案,达成调解意见。在刘正荣的调解下,该起纠纷画上圆满句号,一对隔阂多年的亲兄弟当场亲切交谈,和睦如初,不停说着感谢的话:“这次多亏了‘刘司法’,不然我们两兄弟可能真的要‘老死不相往来’了。”

这样成功调解的案例不胜枚举。为了帮助北盛村培养壮大法律明白人队伍,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和水平,刘正荣充分发挥挂帮单位职能优势,争取支持帮助,在全村开展“民法典学习进村入户”“法律明白人培训”等线下指导培训活动10余次,覆盖100多人次。同时,他还结合当前农村多发易发类犯罪、土地承包等热点案例和知识,采用以案说法的形式,向村民们讲解相关法律法规,帮助群众了解和掌握解决矛盾纠纷、维护合法权益的途径,有效提升治理水平。

向村民们讲解相关法律法规

调解纠纷

  

多方发力 振兴“产业路”

规范科学管理是村级组织和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

位于北盛村的镇级公墓管理是该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来源之一,但因村级缺少管理经验和相关专业知识,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章程,公墓管理混乱,村民不配合缴纳公墓管理费,导致村集体经济收益不仅不理想,群众满意度也很低。

刘正荣的到来彻底改变了这一现状。了解基本情况后,他先是仔细研究公墓现有的管理规程、查阅相关资料,并通过与同事探讨交流、寻求专业帮助等,认真梳理记录其中的管理漏洞和风险点,积极号召党员干部带头,先后召开群众会、院坝会、地埂会等,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诉求,及时将掌握的情况与实际相结合,对管理规程修修改改了4次才满意。完善后的管理规程,更加人性化、合理化,得到了镇党委和群众的高度认可,有效帮助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万元。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两年来,刘正荣不断延伸司法行政职能,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多次参与生猪养殖、肉牛养殖、葡萄种植、珍珠李种植等产业发展项目,与合作商进行真诚友好地洽谈,积极帮助村级组织审查代起草招商合同(协议)5份,为推动村企共赢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帮助完善合作社规章制度,清除内在障碍,防范经营发展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妥善处理合同矛盾纠纷,为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助推乡村振兴。

如今的北盛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乡邻更加和睦,信息更加畅通,经济更加繁荣,群众的思想和生活方式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说是驻村,倒不如说是村子住进了我的心里。村民都非常淳朴,我对他们好,他们就对我更好,我就更加舍不得离开他们。”刘正荣说,转眼,又到了驻村干部调整轮换的时候,这次他将再次向组织申请继续驻村,留在乡村振兴这个队伍,守初心、践使命。

随着声势浩大的乡村振兴建设浪潮到来,乡村不再是滞后、原始的代表,而是迎来了新的时代机遇,在这个机遇的浪潮下,刘正荣将再次起航,由下司镇北盛村转战到麻万镇麻万社区,继续为民服务。


多方发力 振兴“产业路”

蜂糖李产业基地一角

蜂糖李产业基地了解情况

蜂糖李产业基地了解情况

蜂糖李成功挂果

蜂糖李挂满枝头


独山县融媒体中心 柏玉迪

初审人员:韦万利

复审人员:吴梦舒

终审人员:张明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