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年前的今天,七七事变爆发,7月7日,独山县第二小学、高级中学师生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红色教育,将历史融入实践课堂,在追寻红色记忆中赓续精神血脉。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强国有我,振兴中华……”在位于独山深河桥抗战遗址的黔南人民抗日纪念碑前,县第二小学师生庄严肃立,聆听退休老干部朱荃讲述先烈们浴血奋战、不畏艰难的英勇事迹,共同缅怀在抗战中英勇牺牲的英烈和不幸遇难的同胞。随后,学生们高举右手,郑重宣誓。
走进独山高级中学,学生们正通过观看生动详实的历史视频,详细了解七七事变的历史背景、事件经过及其重大意义,深入浅出的解说讲述,让学生仿佛回到了那段硝烟弥漫、浴血奋战的艰苦岁月。
“革命先辈们英勇无畏、不屈不挠的精神让我深感震撼,以后我要以革命先辈为榜样,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把对历史的铭记、对先烈的崇敬,转化为刻苦学习、增长本领的实际行动,努力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独山高级中学学生涂黔睿激动地说。
“北有卢沟桥,南有深河桥”。1937年,日军在北京卢沟桥打响了抗战的第一枪,而1944年黔南事变爆发,日寇的铁蹄被斩断在了深河桥,深河桥成为了日军深入我国西南腹地最后的战场,是日本帝国主义无法逾越的天险鸿沟,书写了中华民族不可战胜的伟大精神,是胜利桥、英雄桥和文化桥。
“七七事变是一段屈辱的历史,让学生们观看历史视频,是为了让大家接受一次深刻的历史教育和精神洗礼,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同时,也让他们牢记历史,珍爱和平,做一个敢担当、能吃苦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独山高级中学教师李莉表示,今后,他们将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引导学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让爱国主义精神在校园中代代相传。
独山县融媒体中心 王熠 刘航
二审:袁燕
三审:张明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