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上司镇人大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创新构建“阵地+学习+服务+监督”四位一体履职体系,推动代表履职更接地气、监督更有力度、服务更暖民心。
“阵地+”精准定位,建强社情民意“前哨站”。按照“全域覆盖、功能集成、服务下沉”原则,在镇级人大代表联络站提质增效基础上,对原有片区人大代表联络室进行优化调整,设立11个村级代表联络室,创新打造石材产业、农业经营主体2个行业代表联络室,布设N个代表驻企联络点,构建“1+11+2+N”人大代表阵地体系,实现代表履职向群众身边延伸、向生产一线扎根。2024年通过阵地网络收集社情民意130余条,27条转化为代表建议并得到有效办理,推动农田水利、道路建设、路灯维修等一批民生诉求得到有效解决。
“学习+”强基铸魂,夯实代表提质“充电站”。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工作思路,建立健全人大代表学习机制,构建“三维赋能”培育体系,提升代表履职能力。创设“代表学堂”,通过专题辅导方式抓好代表法律法规和人大工作程序的学习,提高代表依法议事能力;开展“岗位练兵”,以实战淬炼代表在争资争项、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方面的能力;借鉴“他山之石”,定期组织代表外出交流学习,努力拓宽代表履职思路。2024年来,镇人大主席团牵头开展线下代表集中学习3次,线上送学20次,岗位大练兵1次,外出观摩学习1次。
“服务+”深耕民意,搭建群众解忧“连心站”。紧扣人大工作的“人民属性”定位,在代表联系服务群众机制上狠下功夫,通过“岗位亮身份、清单明责任、述职比成绩、表彰树典型”等措施,实现代表履职方式由“坐等上门”向“主动下沉”转变、服务效能由“单兵作战”向“协同攻坚”转变、监督模式由“程序性参与”向“实质性介入”转变,代表“十员”作用发挥更加彰显,与群众的联系更加紧密。2024年来,代表累计走访选民7500余人次,协调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00余件,结合群众诉求申报乡村振兴项目24个,获批资金1783.57万元。
“监督+”靶向发力,打造民生项目“监督站”。坚持紧扣民生热点选取监督议题,从全镇中心工作确定监督重点,综合运用听取与审议政府工作报告、集中视察、专题调研、评议活动等各种监督手段,确保监督工作与全镇工作大局同步,与人民群众同心,注重通过监督履职促进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024年来,听取和审议镇人民政府相关工作报告6份,组织开展代表集中视察、专题调研、执法检查4次。
一审:韦佩菊
二审:林 朋
三审:胡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