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将至,天气渐热
我省已进入主汛期
孩子涉水和游泳行为增多
溺水事故进入多发高发期
如何提高其安全意识和自救互助能力?
家庭、学校及社会各界如何协作
共同做好孩子的监管工作
严防溺水事故发生?
一起来看——
预防溺水,从我做起。学校要引导学生们做到“我的安全我负责”,做自己的安全责任人,在每一个同学心中种下一颗安全的种子,告诉同学们水的危险和自救的方法——
1.防溺水“七不两会”:
2.防范溺水小措施:
3.溺水时如何自救:
4.同伴溺水如何呼救:
5.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做到:
重点强调不要私自下水,不盲目施救等。
家长们务必要增强安全意识和监管意识,切实承担起监护责任,加强孩子的教育和管理。放学后、周末、节假日期间不要让孩子去危险水域戏水、游泳——
1.孩子外出时,如何预防:
孩子外出时,家长要做到“四知道”:
2.孩子在家中,如何预防:
3.带孩子玩水,如何预防:
4.教育孩子防溺水知识:
5.学习基本的心肺复苏知识:
掌握正确的心肺复苏技能,对溺水抢救至关重要,一旦发生溺水,不要盲目“倒水”,如果出现呼吸停止,一定要尽快进行心肺复苏或根据专业人员指导进行抢救。
(点击图片可放大查看)
预防未成年人溺水,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防溺水的屏障,需要全社会共同构筑,我们倡议——
1.加强水域监管。相关部门可以在山塘水库、矿坑河流等危险水域设立防溺水警示牌、安全隔离带、防护栏、救生圈等安全设施,并在夏季高发期进行巡查值守,及时发现并制止危险行为。
2 .加强防溺水宣传。呼吁各级媒体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渠道,介绍预防溺水安全常识,强化溺水警示教育,将防溺水知识传播到千家万户。
3.社会各界共同行动。建议社区组织通过宣传活动、知识讲座等,让防溺水的理念深入人心。鼓励爱心企业和社会团体积极参与,为防溺水工作提供更多的支持和资源。
4.关爱生命,人人有责。一旦发现有孩子在危险水域戏水、游泳的,请广大市民立即予以劝阻、制止,并及时报告村干部、网格员或拨打报警电话。
预防溺水
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你的举手之劳,一个小小的善举
就可能挽救一条生命、一个家庭
让我们携起手来
共同保障广大孩子平安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