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山县探索全面巩固成果促振兴新路径

发布时间: 字体:

今年来,独山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历次贵州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特别是深入贯彻落实今年317日至18日到贵州考察指示精神,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力有效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不断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

“三能推动”强统筹,让工作衔接更紧。整合力量聚能。始终坚持三级书记抓振兴,优化以县委书记、县长为双组长的领导体系,实行县委常委包镇(街道)、政府领导包行业、县领导挂村提级管理责任体系夯实县领导镇领导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两委成员五位一体抓乡村振兴的梯队体系,逐级优化机制、配强力量、压实责任,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进行谋划布局、协调推进,高频调度推动工作落实。落实政策赋能。严格落实摘帽不摘政策要求,全面贯彻各类支持政策,重点围绕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3+12+16”任务要求,全面汇总梳理重点政策清单,按照对标落实一批、细化完善一批、配套制定一批,因地制宜制定帮扶措施,实现教育、医疗、住房保障等政策全覆盖。建立年度抓三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清单,抽调行业部门骨干力量组建专班,定期到镇村指导工作、跟踪督办,确保政策能承接、能持续、能落地。严管资金充能。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责任跟着资金走原则,依托乡村振兴资金项目库,重点支持乡村产业、乡村建设等项目建设,实行台账化、事项化、清单化管理。今年以来,实施财政衔接资金项目73个、资金10206万元,拟实施东西部协作资金项目15个、资金5080万元。深化扶贫资产项目四定举措(定对象、定方式、定分配、定保障),运用改造盘活、转产盘活、招商盘活、租赁盘活、收股盘活等盘活方式,确保扶贫资产持续发挥效益。

“三基垒台”守底线,让帮扶措施更实。强化监测帮扶筑台。落实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工作机制,依托覆盖全体农村人口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帮扶大数据信息系统,坚持网格排查与数据分析联动发力,聚焦8500元防止返贫致贫监测范围和两类人群(未消除风险的脱贫不稳定人口和两年以上未消除风险的监测对象),实施风险排查、识别纳入、结对包联、施策帮扶、消除退出五个精准,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累计纳入监测对象378114621人,已风险消除256510005人,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持续巩固提升强台。聚焦“3+1”保障,坚持一月一调度、一月一分析、一月一通报制度,县委、县政府分管同志常态化深入任务重、难度大的村(社区)调研指导,县级专班常态化赴镇村指导,层层传导压实责任实现农村危房动态清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零辍学两个清零和医疗参保率、安全住房保障率、安全饮水达标率三个百分百守牢粮食安全底线稳台。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强化耕地保护和用途管控,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抓实农技干部揭榜挂帅”“创新创业行动。依托59500亩以上坝区,着力推进五良集成五化融合示范坝区创建,实施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百千万工程,以稳粮、控面、提单产为主线,深化粮油产能提升六大工程,守牢粮食安全底线。

“三力共进”促增收,让内生动力更强。在发展乡村产业上用力。围绕调种植、强养殖、推林下的思路,深化农业产业体系,持续壮大独山大米”“高寨茶等地理标志品牌,做优生产供应链、精深加工链、品牌价值链,赋能农产品融合发展。印发《独山县2025年产业到户奖补方案》,通过实施产业奖补鼓励引导脱贫群众发展自种自养,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有力支撑,目前奖补1248万元,实现户均增收3000元左右。在扩大就业创业上发力。把稳就业保就业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之举,以东西部协作为契机,内外发力做实双摸底、做优双服务、做宽双渠道,有效促进群众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帮助群众增收,脱贫劳动力就业5万人,独山油桐工匠”“独山轴承工匠享有盛誉,通过品牌赋能,帮助群众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全县一季度完成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6.2%在育强集体经济上加力。聚焦农村产业发展人才欠缺、产业发展氛围不浓等问题,通过探索村民利益联结、村村产业联建、村企资源联盟三联机制,村集体经济达20万元以上的村(社区)超80%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巩固农村集体三资整治成果,经多轮摸排、审核、复核、会审,截至目前,全国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平台显示,全县75个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现有集体资金0.4亿元,集体资产13.3亿元,集体资源(土地)328.03万亩。

“三抓着力”提质效,让巩固成色更足。搬迁后扶精准抓。坚持把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点,全力推进后续扶持五个体系建设,建成认定就业帮扶车间38家,有劳动力家庭446411076人,已就业446410607人,实现劳动力家庭一户1以上稳定就业,就业率95.77%。新增实施后扶项目11个,覆盖就业帮扶、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不断补足安置点所需。“12306”治理模式在全州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会议现场会议上作为经验交流发言,收录在2025年第4期贵州省生态移民局的工作动态乡村建设全面抓。充分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做法,坚持党委统筹、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充分调动农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以两清两改两治理(清理乱堆乱放、清理残垣断壁,改厕、改圈;治理农村污水、治理农村垃圾)为抓手,年度重点抓好168个村寨环境整治工作,以解剖麻雀的方式挑选2个重点村寨开展两清案例剖析整治,并在全县带动推广,确保取得成效。基层治理纵深抓。坚持和发展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紧盯基层社会治理,积极搭建县、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台,按照搭好一个平台、优化两项机制、建强三支队伍、促进四个转变“1234”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形成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1531”工作法和五个一工作机制,实现矛盾纠纷排查发现在早、化解稳控在小。

下一步,独山县将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不折不扣推进三落实一巩固,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推动乡村产业提质增效,持续增强低收入人口发展内生动力,让脱贫成果成色更足、乡村振兴底色更亮。

初审:杨建军

复审:张义扣

终审:李  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