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举措做好独山县非遗项目保护传承

发布时间: 字体:

独山县非遗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始终坚持立足实际,认真谋划,牢固树立非遗传承意识,以积极开拓的工作思路和主动服务的工作理念,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全面强化内部管理,不断提升工作质量。

一、薪火相传,常态开展非遗技能培训。为更好地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独山县依据不同项目特点,组织了多种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训,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独山花灯戏为例,其重点在学校、机关事业单位、社区(街道)、镇村(寨)开展花灯四进活动,每年固定开展花灯操培训”“独山花灯音乐创作培训”“独山花灯剧本创作培训”“花灯传唱等专题(场)培训,扩大非遗项目知名度,提升传承人整体水平素质,扩大花灯技能的传承人群和传承体系。而如布依族响篙舞”“布依莫歌”“布依猫叉项目,已在部分学校作为特色课程长期教学和传承保护。此外,每年暑期,县文化馆都会开办少儿公益培训班,经常性在县内各学校开展非遗技能公益培训,做好非遗文化在下一代中的教育普及。

二、活态传承,积极组织展示展演活动。多年来,独山县一直秉持着保护与传承非遗的初心,持续开展各类展演宣传活动。如独山花灯节,其作为一个群众喜闻乐见的非遗文化品牌,已举办了六届,目前正在策划第七届花灯节的举行;在黔南州好花红文化旅游季“杜鹃书荟”曲艺大赛等活动参演宣传我县非遗文化;常态化在我县朴语野奢开展非遗产品展销体验活动,并在我县天洞景区、拉然小镇、净心谷景区开展文化演出。

三、以知促传,做好信息宣传出版工作。一是在每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策划活动,深化群众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的了解,以“文化进万家”等文化推广活动为契机,深入各村镇,对当地居民开展非遗文化科普工作;二是做好重点非遗项目资料整理工作,截至目前,已出版《黔南小戏选》(2001年黔南州文联)、《独山花灯论文集》(2003年独山县文联 )《麻万花灯剧本选编》第一、二辑(2004年麻万镇)、灯戏情深——独山花灯戏文集》(2011年中共独山县委宣传部)、《独山花灯音乐集成》(2018年政协独山委员会、独山县文化和旅游局)等书籍。

初审:曾传刚

复审:黎祖酉

终审:霍永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