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独山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深入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以独山县城乡生活垃圾收运一体化项目的实施为突破口,努力构建“政府主导、企业运营、全民参与”的新环卫服务体系,实现了城乡生活垃圾转运工作的全面升级,形成了高效、环保、全民参与的新格局。
一、推进市场化运营,转运能力新“突破”
在2023年9月通过公开招投标的方式,引进贵州恒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及其合作单位贵州锐诚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实施我县的城乡生活垃圾收运工作,随着市场化运营的不断推进,独山县生活垃圾年收集转运处置量从市场化前的41287.60吨提升至50883.44吨,城乡无害化处理率从59.78%跃升至73.10%,增幅达13.32个百分点。同时,行政村收运体系实现100%运行,30户以上自然村寨覆盖率从90%提升至100%,构建了全域覆盖的收运网络。
二、更新更换收运设施,收运效能新“突破”
在引入市场化运营后,企业对原有落后的城乡生活垃圾收运设施进行迭代更新,淘汰46辆落后勾臂车,新增29辆压缩式转运车、10辆三轮高压冲洗车等现代化装备,同时更新9931个垃圾桶,建成2730个科学布点收集站,自设备更新后投入使用后垃圾散落率下降90%,设备密封性升级使转运污染投诉量下降75%,有效清除了二次污染。
三、构建智能运作模式,作业效率新“突破”
为更好提升垃圾收运作业效率,我局积极构建“统一调度+智能规划”模式,不断优化生活垃圾收运线路,提高作业效率。通过规划全县各村组垃圾收集点从1076个增至2370个,自动化车辆应用使县城区道路冲洗频次由原来的1次/日提升至2次/日,单日垃圾转运响应速度由原来的5小时缩短至3.2小时,作业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四、创新工作策略,共治成效新“突破”
以“习惯引导+设施适配”策略方式,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垃圾治理工作。目前我局联动各村组共清理120处历史积存垃圾点,清理垃圾300余吨,消除47个焚烧污染源。同时在垃圾桶上印制环保标语,结合村组群众生活习惯调整收集点布局,更方便群众投放垃圾。自调整后,群众规范投放率提升至86%,群众服务满意度达92.3%,同比提升28个百分点。
初审:潘富强
复审:许冬杰
终审:汪 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