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关闭
政务微信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招商引资 > 重点招商项目 > 旅游产业化
独山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以“党建+”赋能乡村振兴
打印 关闭 【字号:

近年来,独山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相互促进,围绕乡村文化人才、民族文化资源地方旅游资源,以文化为灵魂,大力乡村振兴

党建+旅游资源,拓宽群众增收渠道依托影山镇翁奇村、紫林山村,基长镇秀峰村,百泉镇百泉湖村等特色旅游资源和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大力发展茶叶、葡萄、中药材及蔬菜等特色农业产业的同时,通过发展乡村农家乐、特色民宿等产业,积极参与到旅游市场经营中来,推进乡村与旅游融合发展。目前,已建成4A级景区1个、3A级景区2个、贵州省乡村旅游重点村4个,贵州省金山级(五星级)民宿2家。贵州省示范民宿2家,黔南州乡村旅游重点镇2个,黔南州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2家,四星级农家乐4家,三星级酒店1。为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提供动力

党建+文化资源,传承地方历史文化一是制定《独山县水族民间文化传承人普查工作方案》,对我县以水书、水族传统美术、水族传统音乐、水族传统舞蹈等非遗项目为重点的民间文化传承人进行普查。目前对5位水书先生信息进行了确认。二是现有的39非遗项目为依托,在全县范围内建成非遗挂牌传习基地29个、非遗工坊2个非遗展馆1个、非遗传习所1个。三是以深河桥抗战纪念馆为主要阵地,常态化对公众免费开放,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截至目前,2024年深河桥抗战遗址已接待游客约18万人次,共开展中小学教育活动10余场、党建活动80余场次、干部党性培训5场次。

党建+文化人才,强化文艺队伍建设利用乡村文艺资源、动员农村草根力量,培养一批民间文艺团队,发挥农村文化能人示范带动作用,在多个村(社区)建立文艺宣传队伍。同时,积极搭建学习交流平台,通过举办乡村振兴文化人才骨干培训、现场教学、文艺汇演等方式,搭建文艺人才交流、学习、成长平台。截至目前,各镇(街道)培育1支文化文艺队伍,举办各类文化活动80场次,开展乡村振兴文化人才培训1000人次。推动文化资源向基层下沉、向农村覆盖,激活乡土文化活力。

党建+文艺作品,打造地方文艺精品。结合地域特色打造文艺精品,围绕乡村振兴、移风易俗等主题,编创地方特色文艺作品《移风易俗人人夸》《酸姐酸妹话黔南》《乡村建设新展望》乡风文明人人赞》等10余个。利用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乡村振兴文艺巡演走进各镇(街道)、社区。及时向群众传播党的好声音,进一步推动了乡村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初审:岑淑换

复审:蒙继凯

终审:霍永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