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多方位宣传扩大知晓率。采用张贴宣传标语、发放资料、深入镇(街道)宣传、开展田间地头走访等形式,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宣传工作,不断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宣传力度。同时通过微信群等发布培训信息,线上线下宣传相结合,引导群众及时了解培训信息,积极参与培训。
二是丰富培训内容增强知识面。聚焦蔬菜生产、农作物种植、水果、特色养殖、农产品加工等农业产业,围绕青年农场主、农业职业经理人、农机合作社带头人、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巾帼致富带头人等,分层次、分区域、分产业、分类型的组织实施培育,并根据学员兴趣、从事产业情况等分类分批授课,从“大锅菜”变“小炒”。
三是创新培训方式提高群众参与率。从提高农民学习兴趣入手,从农民生产的实际需求出发,有针对性的设置培训课程,同时,把培训方式从室内授课向观摩学习、现场指导、座谈交流等相结合的多种培训方式转变,并且加强典型事例的宣讲和实践教学,帮助农民学员更直观全面的学习新技术、新理念、新模式,进而增强培训实际效果。2023年共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299人。
四是严格培训管理提升培训实效。严把培训时间和质量,同时明确培训各项制度,做好培训监督管理工作,确保学员出勤率、课时率。同时培训结束后对参训学员进行考核,合格者颁发《高素质农民培训证书》。
初审:陈志勇
复审:胡高博
终审:张德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