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动城镇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独山县坚持以经济发展为核心、城市更新为抓手、城镇治理为保障,统筹推进城镇经济、城市更新和城镇治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区域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一是激活多元“造血”功能,夯实城镇经济根基。在城镇经济发展上,独山县创新思路,充分挖掘国有企业、配套政策和商业潜力,构建多元经济发展格局。国有企业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全面拓展经营领域。通过精细化管理停车位,整合运营广告平台、停车场、充电桩以及生活垃圾收运等业务,一季度,实现累计营收1000余万元,有力激活了城镇经济的内生动力。在城镇配套政策“造血”上,独山县优化自建房审批、建设等全流程服务,高效办理国有存量建设用地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内房屋相关手续。这一举措不仅规范了城镇建设秩序,还为城镇经济增收开辟新路径。同时,积极谋划城市商业区和夜间经济带建设,为城镇商业繁荣奠定基础,未来将成为拉动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二是加快城市更新步伐,提升城镇宜居品质。在地下管网改造工作中,独山县科学规划、稳步推进,一季度,完成雨水管网改造3公里,建设燃气管网1公里,推进污水管网3.542公里,新增供水管网3.3公里,累计完成10.62公里管网改造建设,有效改善了城镇基础设施条件,增强了城镇承载能力。在完善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工作中,持续巩固12个易涝点治理成效,保障居民出行安全。同时,有序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市综合体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及县城排水防涝建设工程(二期)等重点项目,从多个维度推动城镇面貌焕新,让居民切实感受到城市更新带来的实惠。
三是创新城镇治理模式,构建和谐有序城镇。在城镇治理领域方面,独山县积极探索创新,以科技赋能和服务优化提升治理效能。智慧城市综合管理服务系统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项目中的大数据指挥中心于今年3月建成投用,实现了城镇管理的智能化、信息化,提高了问题发现和处置效率。在城镇综合治理方面,广泛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200余场次活动覆盖800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200余份,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了群众科学文化素养。常态化开展文明志愿服务活动,借助城区文明监督岗,引导居民养成文明习惯。加快黑神河河道治理,实现县城污水处理率95.96%和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营造了整洁、优美、宜居的城镇环境。
独山县在城镇经济、城市更新和城镇治理方面的实践经验,为推动城镇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通过多维度协同发力,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城镇发展之路,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初审:程兴柳
复审:蒙秉阳
终审:李灵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