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关闭
政务微信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
独山县民政局对县十四届政协第四次会议第17号提案的答复
打印 关闭 【字号:

许冬杰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盘活闲置国有资产推进我县星级社区生活圈创建工作的提案》(第17号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独山县养老服务设施和“儿童之家”建设情况

目前,独山县有养老机构4所,分别是上司、基长、麻尾3所农村敬老院和1所综合性阳光康养中心。4所养老机构集中供养特困老年人和社区老年人780人(其中:特困老年人254人,社区老年人526人)。截至2023年6月底,井城街道已建成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6个,分别是:城西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中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虹桥社区新街口居家养老服务站、城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石牛社区碧桂城居家养老服务站、井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目前运营6个,主要由社区负责运营,运营率达100%。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主要为本社区及附近社区老年人提供日间餐饮、娱乐和照料服务。目前已选址于民国街建设虹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500平方米),通过编制项目进行申报,已获得省、州民政资金68万元,用于开展项目建设,力争在年底前建成并投入使用。

我县教育局和民政局已完成36个“儿童之家”建设任务,其中确保县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达到7个,覆盖率100%,基本能够满足所在村和社区儿童学习、娱乐、照护需求。今年我县获批省州“儿童之家”资金共计24万元,用于建设2个“儿童之家”项目(紫泉社区“儿童之家”,城市之星“儿童之家”),以及向社会购买服务(井桥社区“儿童之家”和鄢家山“儿童之家”)。

二、通过深化社区养老服务领域改革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 

(一)出台独山县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规划。按照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要求,结合县城学校、医院、超市、广场等布局和市政设施,将“零、散、小”居民小区整合为7个居民区,并按照7个居民区规划建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确保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的完成率和效益发挥的精准性、有效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规划注重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逐步满足社区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和高品质需求,促进广大家庭和谐幸福、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二)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9〕5号)、《省民政厅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 省自然资源厅 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工作的通知》(黔民发〔2022〕3号)、《贵州省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若干措施》《独山县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专项规划》等文件精神,加大对地方配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资金的补助力度,确保地方在背街小巷改造、老旧小区改造和棚户区改造中,将适老化改造和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纳入改造内容,并做到“四同步”(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不断增加居民住宅区的为老、助老、护老元素和提高养老服务设施的配建率。目前在申请国债资金项目850万元用于继续打造社区养老服务网络。

(三)加大地方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资金投入。在进一步落实好国家对养老服务行业的各项税费优惠政策的同时,打破制约独山县养老服务行业发展的瓶颈,为养老服务企业减费增效。通过采取政府购买养老服务、运营补贴等方式,降低养老企业的运营成本,让养老企业有看得见、摸得着、算得有的收益,增添养老企业投资养老服务行业信心,从而吸纳更多的企业投资养老行业,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购、助医、助洁和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等方面更加规范、专业和优质的服务。同时,在不间断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让老年人及其亲属享受养老服务企业在为老助老服务方面带来的实实在在的便利和实惠,久而久之改变人们的养老消费观念。目前,独山井城街道社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基本建立起来,建立健全了社会共建共享机制,让社区老年人依法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

四、通过整合教育、民政资源推动“儿童之家”发挥作用

通过整合教育系统雄厚的师资力量和丰富的教育资源,由教育系统负责对“儿童之家”进行管理和开展日常作业监督、辅导等服务,周末及节假日开展益智游戏、安全教育、兴趣培养、亲子阅读、体育和棋类比赛等儿童活动;县民政局通过组织社会公益组织及团体,向“儿童之家”捐赠课桌、书柜、电脑等教学用具,同时,发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学校捐赠读本刊物等,丰富了“儿童之家”学生的阅读内容。2024年以来,通过购买服务,向“儿童之家”提供日常的基本陪伴与看护,服务包括:作业辅导、兴趣爱好培养、户外运动、手工活动、思想教育等。同时,开展了“珍爱生命·预防溺水”“保护自己·预防性侵”“快乐烘焙·飘香满园”“消防安全我知道”等主题活动和“创意DIY神奇热缩片”“树叶拼贴画”“积分大换购快乐促成长”等特色活动。2024年以来,分别开展日常活动49场、主题活动17场、特色活动6场,覆盖儿童8000余人次,丰富了儿童校外生活,提升了儿童保护能力,增强了儿童自信心。自建设和开办“儿童之家”以来,我县500余个家庭共770余名留守未成年人受益。

感谢许冬杰委员对“一老一小”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初审:莫礼权

复审:蒙正君

终审:蔡茜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