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骏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县城发展夜间经济的提案”的提案已收悉,根据县政府工作安排,您的提案由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委宣传部、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县投资促进局、县交通运输局、县综合行政执法局、井城街道及我局共同办理,经我局会同各协办单位商议研究,现答复如下:
您的建议很有前瞻性,考虑全面,对旅游产业化高质量发展研究十分透彻,为此,我局联合相关单位,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丰富夜间经济业态,打造特色品牌
一是拓展消费场景。以1919民国街省级夜间消费集聚区为核心,结合盛源国际、神河广场等载体,探索“吃、游、购、娱、体、学”多元化夜间消费模式。增加夜间消费品种,引导商家延长营业时间,打造美食街区、购物中心、文体娱乐中心为一体的夜间消费集聚区。
二是挖掘文化内涵。充分利用独山县的花灯文化资源,开发具有文化特色的夜间旅游项目。如“五一”期间在神河广场开展文艺演出、花灯快闪、非遗展演、科普教育等文化活动,推动民俗文化工艺品、文化创意品的销售。同时联合工信局、井城街道等相关单位,组织开展有影响力的深夜食堂美食节、灯光秀、演艺演出、体育运动等夜间主题活动,策划组织花灯、广场舞等主题鲜明的文化休闲活动,提高神河广场百姓大舞台使用率,形成完整的消费链。
三是指导商品市场。根据《独山县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十四五”发展规划》,建成并投入使用民国1919夜间消费聚集区、商会大厦商圈等各类商贸基础设施项目。其中1919民国街得到省商务厅授牌“省级夜间消费聚集区”。2025年已累计完成商贸招商2家(华百家超市、好亿佳超市),有效盘活盛源国际、富尊华庭两个城市综合体闲置资产,重新激活我县重点消费场景市场活力。同时积极筹办大型展会活动。2025年一季度以举办年货节、持续推动以旧换新等8个重点主题活动为抓手,在全县范围开展“独秀山水情·花灯闹新春”2025年货节促消费工作,全县累计开展大型促销会6场次(大型超市周年庆、开业、年货节),商家促销活动20余次。二季度,4月3日—10日开展了“独山县2025年花灯巡游焰火民俗文化节暨铁花秀活动”,现场人流密集,拉开了二季度促消费活动的序幕;清明节各大超市推出“踏青季”“出游季”等活动,同样在五一期间打折活动持续开展。一系列促消费活动的开展,使得1919民国街至盛源国际商圈和中央城商圈消费氛围逐步升温。
二、完善配套设施,提升服务水平
一是优化交通出行。与交通运输局协作,根据夜市区域规划,督促公交公司结合夜间道路安全状况和客流情况,调整和优化公交线路,增加夜间公交线路和班次,满足广大群众的出行需求。
二是加强城市管理。完善城市管理制度,加强夜间城市管理执法力量。对于夜间餐饮业占道经营、油烟直排、噪声、车辆乱停乱放等问题,先宣传教育、引导劝诫,后依法查处,为夜间经济良性发展奠定基础。
三是提升环境品质。加强夜景打造,不仅局限于灯光打造,更要融入文化和旅游元素,打造具有特色的夜文化、夜游景观。同时,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在餐饮门店张贴文明用餐、垃圾不落地等标语,发动志愿者开展文明宣传活动,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三、加大招商力度,培育市场主体
一是精准招商引资。联合投资促进局等部门,立足独山县资源优势和夜间经济发展规划,精准开展招商引资工作。重点招引文化演艺、体育竞技、康养、主题公园等夜间经济相关业态,提升夜间经济的品质和吸引力。
二是扶持本土企业。对本土的餐饮、文化、旅游等企业进行扶持,鼓励他们创新发展夜间经济产品和服务,培育一批具有本地特色的夜间经济品牌。
四、加强宣传推广,营造良好氛围
一是多渠道宣传。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社交媒体等多种渠道,宣传独山县夜间经济的特色和亮点,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是打造网红打卡地。结合工业和信息化局对1919民国街的提质改造计划,进行人工智能“AI+”的定向改造,力争打造成新的网红打卡地,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消费。
下一步我局将结合独山县现有资源,对1919民国街、神河广场、大戏楼等区域,制定的夜间经济发展专项规划,明确发展目标、重点区域和业态布局,避免盲目发展。同时加强部门协作,推动发改、财政、市监、住建、交通、综合行政执法局、公安等部门联动,形成工作合力。在招商引资、用水用电、租金优惠、税费减免、安全保障等方面出台扶持政策,为夜间经济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最后,感谢您对旅游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监督我们的工作,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初审:罗 俊
复审:蒙继凯
终审:霍永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