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泉镇2019年年度工作报告
今年伊始,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也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省、州、县各级党委政府的指导下,疫情防控取得了重大战略成果。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看到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这也要求我们要进一步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努力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
2019年政府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之年,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相关全会精神,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贯彻“两个维护”,聚焦“抓脱贫、强化解、保稳定、促发展”四大中心任务,结合“五治五立”专项整治净化政治生态行动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以脱贫攻坚统揽镇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筑牢基础设施,加强民生保障,把握产业革命“八要素”,按照省、州、县各项战略决策部署安排,以“五步工作法”为基础,有力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
全年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8亿元,财政总收入7645万元,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26.86亿元,同比增长7.68%;规模工业增加值6.99亿元,同比增长3.0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亿元(其中百泉镇完成6.1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08亿元,新增省外10+5产业项目个数6个。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1.46亿元。完成“四上”企业入库入规11家(个),新增民营经济市场主体(户)1557户。
过去一年,我们在实干中求实效,在真抓中求正果,脱贫攻坚硬仗在我镇取得胜利,乡村振兴战略在我镇落地生根。过去一年,我们在危机中育新机,在变革中开新局,清欠款、化积案、控舆情、防猪瘟、战疫情,社会大局不断稳定。过去一年,我们置身新环境,对标好榜样,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五治五立”专项整治,工作作风不断扭转,政府形象大幅提升。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脱贫总攻战役全面告捷
(一)减贫成效日益明显。2019年,我们始终坚持以脱贫攻坚为统领,按照“兵团主战、排格主攻、专班主抓”的脱贫攻坚作战体系,严格落实“科级干部包排(村)、格长包组、格员包户”的三级包保责任制,整合人财物力,安排了166名驻村尖刀排成员,1053名联亲干部,对全镇120个网格实行精准管理,尽锐出战、精准出击,全镇11个贫困村全部实现出列,贫困人口大幅减少,累计有3151户13031人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已由2014年的26.26%下降至1.21%,并顺利通过了贫困县退出专项评估验收。
(二)农村基础设施日益完善。2019年,我们始终坚持以实现户脱贫村出列标准为底线,充分发挥城区镇的地理优势,整合各方力量,积极协调对接县发改、民宗、交通、水利和住建等部门,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实现了饮水安全工程、安全用电、网络通信全覆盖;完成串户路、通组路硬化项目5个,硬化面积共计14325平方米,全面实现30户以上自然村寨组组通道路硬化和串户路硬化;完成了428户农村危房改造;累计完成了924户3766人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安置和后续服务工作,水电路讯房实现全面保障。
(三)产业发展日益壮大。2019年,我们围绕县委、县政府产业发展规划,按照500亩以上坝区产业结构调整安排部署,在充分了解市场需求的基础上,选准产业。以精品水果、中药材、茶叶、蔬菜种植为主打产业,以点带面,完成了坝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7237亩,其中蔬菜1329亩、水果419亩、中药材26亩、食用菌5亩、优质稻3740亩、水产养殖18亩、花卉苗木1700亩,形成了百泉湖拉外、羊凤水头寨等产业带。我们按照先找市场后调结构的思路,衔接产销。依托县内李记食品有限公司,云山白茶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切实增强扶贫产业抗风险能力,完成了农产品青菜订单种植757亩。我们推广“镇引导+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模式,联紧利益。组织各村建立产业发展专业合作社,鼓励农户以土地、劳务、资金等入股合作社,让企业、合作社、农户(贫困户)利益共享,实现了16个财扶资金项目和4个民宗资金项目分红,累计覆盖4786户贫困户,分红总金额149.0998万元,切实提高群众收入。
(四)社会兜底保障机制日益完善。2019年,全镇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参合,确保了“三重医疗”保障到位;积极开展控辍保学、送教上门等工作,实现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零辍学,100%落实各阶段学生就读资助,确保贫困学生不因贫失学;对符合条件的困难人员实现应保尽保、应助尽助,共有870户1998人纳入低保,发放季节性缺粮117户364人22650斤,基本实现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困有所救。
(五)群众内生动力日益增强。2019年,我们通过建立“组管委”自治组织,开展“十比十评”活动,激发村民自治新活力。全镇共开展了7轮示范评比和4轮人居环境整治评比,评选出46户示范户,76名优秀示范网格员,12个文明示范村民组、2个优秀示范村两委和12个优秀环境整治网格。
二、风险防范化解稳步推进
(一)防范化解金融债务风险。2019年,在县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领导小组的指导下,我镇主动承担起原高新区的债务风险化解职责,按照偿还顺序、资金来源和偿债时间,对到期债务逐一排雷,一直协同集团公司多次与受托管理方、承销方及投资者代表开展展期谈判,全年完成12笔共2.83亿元融资的展期工作,偿还到期债务4.49亿元。
(二)防范化解社会稳定风险。2019年,我镇顺利完成全省两会、春节、州两会、全国两会、博鳌论坛、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2019年高考、中考、省委第五巡视组脱贫攻坚“回头看” 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庆等重要敏感期间信访维稳工作;完成村(社区)排查化解矛盾纠纷212件,镇调委会化解各类矛盾纠纷64件;受理、办理州政务110平台推送政务指令254条;受理、办理上级转办信访件63件,办结52件;受理、办理省州百日攻坚信访案件10件,办结10件;办理县级重点信访积案案件4件;受理省委第五巡视组转办群众信访诉求22件,办结22件;受理、调查并办结县扫黑办转办黑恶线索14件;开展禁毒、反邪教、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等法治宣传22场(次)。切实做好辖区内特殊人群的排查和管控工作,有效确保了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三)防范化解网络舆情风险。2019年,我镇坚持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的原则,建立了舆情风险应急处置机制,密切监控相关舆情,确保第一时间发现并处置,把舆情风险化解在源头。
三、社会民生事业有效改善
(一)加强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力度。2019年,结合群众意愿,通力配合人社、扶贫、农业等部门,积极组织开展护林员、土鸡养殖、种桑养蚕、蔬菜种植、厨师、家政、挖掘机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同时,在易地搬迁安置区开展8期市民化培训,培训365人次,3期SYB就业创业培训,培训120人次,组织社区群众参加招聘会2次,家政服务员培训1次,实现新增城镇就业2440人以上,新增农村居民转移就业1951人以上。结合就业脱贫等工作,实现规模以上企业22家,规模以下企业500余家,且长期保有1200名以上的就业人员。同时,落实生态护林员681名,开发扶贫专岗144个,就业援助岗位227个,努力做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
(二)惠民政策全面落实到位。2019年,全镇人口计生、文化、教育、卫生、森林防火、食品安全、人民武装、民政救济、社会优抚、殡葬改革等各项社会民生工作稳步推进,完成城乡低保户在册1555户3049人,发放低保金1044.7302万元;参合人口达57213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完成278.69万元。
(三)“三创”工作有序开展。2019年,查处违法违章建筑共计140余户,下发停工、限期拆除通知书260余份,严厉打击了辖区内的违建势头。增加配置了14部垃圾清运车和207个垃圾箱的设施设备,让我镇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更有保障。
(四)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定期、不定期的对企业进行节后复工复产检查,督促矿山企业开展自查自纠,对辖区所有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全面检查。
四、实体经济发展稳中有进
(一)着力抓好企业服务工作。2019年,我镇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省外到位资金2.6亿元,编制产业项目4个,着力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努力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加大企业服务力度,服务企业共计40余次,积极推进企业专项资金的申报,协助企业完善发改备案、环保批复等手续,完善国家级孵化器(轴承产业园)的基础设施。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各企业先后为尧梭幼儿园捐赠1万余元,为羊凤幼儿园捐赠2万余元,帮助完善学校基础设施,为羊凤小学捐赠价值1.5万元的眼镜鼓励学生努力学习,为家乡的经济崛起而读书。贵州元诚实业有限公司、贵州丰达实业有限公司、贵州兴利旺轴承有限公司、贵州优凯轴承有限公司等为各村捐赠近8万元的物资用于改善驻村干部的生活条件及村民小组的基础设施,不断助力我镇脱贫攻坚工作。
(二)着力推动项目建设工作。2019年,我们完成里腊民营企业孵化园(一期)建设项目、尧梭大道道路建设项目、环西路南延伸段道路工程项目、温泉路道路建设项目等4个项目的结算审核工作;完成了羊凤水晶产业园扩建、尧梭村级工业园建设项目、凤汝新村基础设施及附属工程建设项目、国际旅游度假城·独山花灯水镇(一期公建)项目、西影甜园乡村旅游扶贫建设项目等7个项目的初步结算审核工作;积极推动12个政府性投资项目的项目手续完善及办理工作;积极推动国投续建项目工程建设;完成了羊凤水晶产业园、轴承创业园、轴承产业园、里腊民营企业孵化园(一期)、羊凤简利村级工业园、尧梭村级工业园、百泉商务中心等7个项目的土地资产做实工作,为进一步的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和国有资产处置奠定坚实基础;全力做好西影甜园乡村旅游扶贫建设项目、国际旅游度假城·独山花灯水镇(一期公建)两个项目的转建和招商引资工作,其中西影甜园项目整体转让协议书已全部签订完毕,新业主变更后的项目备案也已完成,为推动我镇实体经济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五、政府履职建设取得突破
(一)政府效能得到提升。2019年,我们持续深化政务公开,优化政务服务,政务大厅累计办理各类事项33580件,日均办理92件,办事效率提升、办结周期缩短。我们规范权力运行,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审计监督和社会监督,牵头或协助办理人大建议6件、政协提案7件,办复率达100%。法律顾问制度全面推行,法治政府建设深入推进,“七五”普法顺利开展。
(二)廉政建设不断持续。2019年,我们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五治五立”专项整治,深入推进“一案一整改”工作,积极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大会,组织全镇183名干部参加党风政风知识网络答题活动,分别签订廉洁过节公开承诺书、干部廉洁承诺书200余份,持之以恒纠“四风”,坚定不移抓“作风”,不断锤炼党性修养,提升干部履职能力。
2019年,受大环境影响,全镇经济社会发展任务之重,脱贫攻坚战役困难之多,干部干事创业压力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但在过去一年,全镇上下始终彰显责任与担当,承载使命与荣光,蕴含期待和憧憬,不妥协不退却,全面且圆满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用一件件小事展示基层的力量,用一桩桩成绩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上贺礼。
2020年工作打算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十四五”发展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好基础的关键之年。综合分析,今年的形势将更加复杂严峻,既有“三期叠加”影响持续深化的阵痛反应,也有多年积累的深层次矛盾,不仅要面对经济下行的挤压态势,还要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前进的道路注定崎岖坎坷,但只要保持定力,坚定信心,拿出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执着和韧劲,发扬较真碰硬、敢于斗争的精神和魄力,保持只争朝夕、永不懈怠的拼劲和姿态,我们坚信,2020年百泉会更好!
今年政府工作总体的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扣全面小康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做好“六稳”工作,聚焦聚力“一改四促”,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2020年我镇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3亿元;规模工业总产值29.7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7.59亿元;新增规模工业2个,批发零售业3个,培育服务业1个;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0亿元;招商引资完成签约资金25亿元,到位资金完成10亿元,新引进项目3个,“千企引进”企业1家,产业项目编制10个。
2020年,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巩固提升脱贫成效
(一)贯彻落实“四个不摘”重要指示精神。继续稳定压实帮扶责任,持续开展帮扶工作;继续落实好扶贫政策,确保后续政策落实到位;持续从严管理干部,确保驻村帮扶工作稳定,帮扶成效持续彰显;适时开展脱贫人口“回头看”,对已脱贫的贫困户进行动态监测并及时预警,发现返贫风险及时采取帮扶措施,确保脱贫户不返贫。
(二)逐户落实贫困人口帮扶措施。对未脱贫的252户502人,进一步强化包保责任,紧紧围绕“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标准,详细制定帮扶计划,执行一户一策。同时做大做强产业篇章,实现产业全覆盖。继续实施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确保安全饮水保障到位。持续落实好低保、合医、教育及住房政策,确保民生工程有保障。
(三)切实抓好问题整改清零。继续围绕2019年贫困县退出专项评估检查、省委第七巡视组对独山县开展脱贫攻坚“回头看”专项巡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检查等反馈的问题,举一反三、对标对表抓好问题整改清零,完善整改材料。继续围绕脱贫攻坚领域案件、扶贫专线反馈问题,及时办结,全面排查,更新台账,开展信访处理事项“回头看”,形成一案一卷宗,确保反馈人员得到满意答复,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二、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一)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围绕县级农业产业革命总要求,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500亩以上坝区为主阵地,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目标,继续推进低效作物调减。以发展蔬菜、生猪“两大主导产业”为目标,加快推进羊凤、凤汝生猪养殖场和生猪运输车辆洗消中心项目建设,为生猪养殖产业搭好平台。统筹推进茶叶、水果、中药材、桑蚕、刺梨、食用菌“六大特色产业”,重点打造1-2个主导产业,指导各村培育1个优势品种。
(二)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坚持从农村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狠抓“三变”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探索“土地银行”,提高农村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开展规范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工作。优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运营模式,紧扣“八要素”探索新型组织形式,推进“村社合一”。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确保群众稳定增收。
(三)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在原有人居环境整治成效的基础上,实施“十百千”乡村振兴示范工程,提升乡村绿化美化品质,打造2个以上特色村寨。全面补齐水、电、路、讯等短板,打通基础设施建设“最后一公里”。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实现行政村公厕全覆盖。保护好传统村落和民族村寨。
(四)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持续发挥“组管委”等自治组织作用,推进法治、德治、自治“三治融合”,规范村务公开,完善村规民约,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
三、稳妥处置债务风险
贯彻落实“不再出事、不再冒泡”的指示精神,完善债务化解方案,落实债务化解措施,严格执行“七严禁”和“1+9”配套管理政策,充分实施分类处置措施,全力以赴做好债务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债务风险底线。同时,强化债务舆情监测预警,主动对接沟通、真情感化,确保不发生债务舆情。
四、保证社会大局稳定
一是继续扎实做好信访重点对象等各类重点人员的排查和管控工作,有效控制赴省进京越级上访特别是非正常上访量;进一步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杜绝小拖大、大拖炸,确保辖区社会持续稳定;加强与有关部门协调沟通、优化信访积案化解方案,力争化解办结部分信访积案,做好政府债务、拖欠农民工工资、拖欠工程款及拆而未安等矛盾纠纷的舆情监控及调处化解工作,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二是稳步推进扫黑除恶工作。严格按照“有黑扫黑、有恶除恶、有乱治乱”的要求,切实加大对13种黑恶势力的精准摸排和打击,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三是继续抓好人口计生、文化、卫生、教育、森林防火、食品安全、人民武装、民政救济、社会优抚、殡葬改革等各项社会民生工作,全面落实国家惠民政策,确保人民群众对政策满意。
五、激活经济发展动能
一是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环境,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继续招引有实力的龙头型企业促进我县经济建设,着力推进农业产业“接二连三”,按时完成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各项任务指标;二是加快2个续建项目的建设进度,全力以赴抓开工、保质量、促进度。同时抓好2个转建项目的招商引资工作,力争全镇经济指标能够持续回暖;三是继续优化营商环境,继续跟进服务各个园区企业,提高招商引资服务质量,努力使企业有一个宽松、诚信的投资环境;四是盘活用好现有厂房,做好厂房面积清理核实工作,针对镇内“僵尸企业”和入园企业厂房利用率不高的问题,加大整合力度,利用腾出的厂房继续进行招商引资;五是积极配合、多方协调、加强对接,全面完成所有政府性投资项目审计工作,全面完成“三边”及“烂尾”工程整改工作,完成年度既定国有资产处置工作。
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一)建设忠诚政府。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旗帜鲜明讲政治,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严格遵守党章党规党纪,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持在镇党委领导下开展政府工作,做到党委有部署、政府抓落实。
(二)建设法治政府。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以及监察监督、社会监督,加强审计监督、司法监督、统计监督。加强重大决策的调查研究、科学论证、风险评估,执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强化全民普法,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深化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三)建设实干政府。深入推进学习型政府建设,促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行“一线工作法”,对重大决策、重点工程和重要工作,做到责任主体、目标任务、工作标准、时限要求“四明确”。完善正向激励、基层减负等机制,最大限度精文简会,运用好容错纠错机制,坚决整肃庸政懒政怠政行为。
(四)建设廉洁政府。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守中央八项规定,坚持“红线、底线”一起守,“不为、乱为”一起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深化“五治五立”专项整治,狠抓“一案一整改”,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永葆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