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对打算参军的年轻人说,想去就去,不要退缩,当兵是一件绝对不会后悔的事情。”
莫婉秋今年25岁,是中原工学院的一名大四学生,身材高挑、说话轻柔,看起来与这个年龄段的其他女生并没有什么两样,但一旦换上军队常服,莫婉秋身上立刻就有了一种不一样的精气神儿,即使已经退伍两年,那英姿飒爽的气质也没有从她身上消失。回忆起两年的军旅生涯,莫婉秋把从军营带回来的东西整齐排列在桌上,东西不多,一套常服、战友的照片、自己的奖章、明信片……但每一样东西的背后都有故事。
2016年,正读到大二下学期的莫婉秋在校园里看见了征兵的宣传横幅。鲜红的横幅、豪气的标语激起了她的阵阵热血,在和家人沟通并得到支持之后,莫婉秋报了名。女兵的征兵条件并不低,相比男兵不但需要更高的学历,名额也更少,经过层层筛选和考核,莫婉秋成功获得了入伍资格。那一年,独山县共有3个女兵,90多个男兵,这让莫婉秋在自豪的同时,更加珍惜得来不易的机会。
不久,怀着激动又忐忑的心情,莫婉秋和其他新兵一起来到了军营,分班、上交私人物品、剪短发……军旅生涯正式开始。
每天早上6点起床开始整理内务,看似简单的整理,条件却非常严苛。莫婉秋对标对表,以不服输的精神不断学习并总结经验,不仅自己在成为标兵的同时,还带领班内同志一起进步。“内务整理的锻炼,看似小题大做,其实是在培养我们坚持的毅力,认真的品格,以及对待标准一丝不苟贯彻执行的精神品质。”莫婉秋说。
相较内务整理,体能训练是另一项艰巨的考验。除开完成每天的基础训练外,很多时候还要完成“3个100”的任务。“3个100”,即100个仰卧起坐、100个俯卧撑、100个下蹲,且必须在晚饭后熄灯之前完成。莫婉秋说:“刚开始时,每天回来身上都是青一块紫一块,我们都是坐在一起,相互之间擦药油,因为实在太疼了,自己下不去手”。
在高强度的训练下,也曾有人坚持不下,想要放弃退出。但是莫婉秋在自己的努力和战友们的关心支持下,顽强坚持了下来,并逐渐适应成为了标兵。“刚开始的时候我一个俯卧撑都做不下来,我们班长就拽着我的腰带往上提,大家都陪着我一起练,后来练得多了,自己不断提高,在考核的时候,我可以在两分钟内做完50个标准俯卧撑!”三个月的新兵营训练完成之后,莫婉秋正式成为一名通讯兵,被分配到四川工作直至退役。
两年兵役结束,莫婉秋离开军营,回到学校继续未完成的学业。从士兵做回大学生,莫婉秋感慨颇多,她说:“我在部队中学到了绝对服从、绝对忠诚、无私奉献、英勇顽强、铁一般的担当。当兵可以说是我这一生中做的最有意义、最自豪的一件事情。回到校园,我将把在部队得到锤炼的意志和品格继续发扬下去,不愧对曾经身着的军装”。同时,她也寄语广大有志青年:青春有梦,就要勇敢追逐;祖国需要,就要奔赴前方;立志在军营,热血洒疆场。迷彩是青春最靓丽的颜色,入伍是青年最骄傲的担当。我们要牢记习近平主席的嘱托,珍惜身穿戎装的机会,把热血挥洒在实现强军梦的伟大实践之中,在军队这个大舞台上施展才华,在军营这个大熔炉里淬炼成钢,书写绚烂、无悔的青春篇章。(独山县融媒体中心 实习 张家珺)
莫婉秋在新兵营训练
莫婉秋翻看新兵日记
莫婉秋穿军装
莫婉秋(后排右三)退伍前与战友合照
“优秀义务兵”奖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