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关闭
政务微信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政务要闻
【谈变化话发展】黎琴:与教育一同成长
打印 关闭 【字号:

我叫黎琴,今年46岁,现任独山县第五小学副校长。从1993年参加工作起,我就在尧梭片区的村小任教,以前的尧梭乡教育辅导站统一管理尧梭、凤汝两个片区,各个校点办学条件较差,师资力量薄弱,校园环境也较差。那时的教室条件简陋,一盒粉笔、一块黑板、几十张桌椅就组成了我们的课堂,一节课下来,老师们头上,身上全是粉笔灰,有些老师的手因长期握粉笔而开裂,我们常想:什么时候才能走进环境优美的校园上课?什么时候才能实现没有粉笔灰的课堂?

为整合教育资源,尧梭紧跟独山教育布局调整步伐,2009年起逐步实施拆点并校,实行寄宿制集中办学,2014年更名为独山县第五小学。2016年3月合并两个片区内所有村校并搬迁至现址(百泉镇尧梭村高坡组),办学资源也大为改观。

如今,学校的硬件条件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5000余平方米教学楼和综合楼,宿舍食堂、教师周转房一应俱全,学校还修建了乒乓球馆,无论刮风还是下雨,学生都可以在乒乓球馆开展训练。且音乐室、美术室、信息教室、科学实验室、多功能阶梯教室等功能室设备齐全。学校全部实现“班班通”网络化,学生的学习条件、老师的教学条件越来越好。

看着学校一点一滴的变化,我感慨万千:随着脱贫攻坚政策的推进,学校教室实现网络全覆盖,扶贫政策全覆盖,真正实现了学生吃在校园、住在校园、学在校园、乐在校园。

除此之外,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如今,学校以跳绳、乒乓球为体育特色项目,以铜管乐训练为特色课程、坚持做好“每天一跑”“每期一训”“每年一会”“每师一课”“每员一读”“每校一研”等六个一工程,全方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以前的大课间活动时段,只有跑操、花灯操、手语操等固定运动,我们去广州黄埔区对口帮扶学校(香雪小学)参观学习后,发现他们的大课间活动内容十分丰富,回来后我们也受到启发,作了相应的调整,增加跳竹竿、夹球跳、扔沙包、丢手绢等娱乐与锻炼相结合的运动,保证学生每天能有一小时的运动时间,既增强了孩子们的体质,也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时间。

今年9月,“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计划”项目组发起了全国样板校支持计划,我们学校积极申报这个项目,很幸运的入选了,项目组为学校配备了科普实验室硬件物资,安排专家进行对应指导,并且为学校日常科技活动提供经费上的支持,让孩子们在探索科学知识的海洋里获得快乐与满足。

今后,我将继续奋斗,将五小打造成师生情感与智慧并育的乐园,努力创办高境界、高品质,能够影响学生一生发展的教育。相信在党和国家脱贫攻坚政策关怀下,通过学校、老师、家长的共同努力,我们的孩子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也愿我的校园,我的家乡越来越好!(独山县融媒体中心 盛男)

黎琴在给学生上课

信息教室

音乐室

科学实验室

干净整洁的食堂

多功能阶梯教室

大课间跳竹竿舞

学生课间运动

学生在操场运动

学生在体育馆上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