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关闭
政务微信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政务要闻
锤炼仁心仁术 护航生命健康——记贵州省第四届“百名优秀医生”获得者周立力
打印 关闭 【字号:

8月19日,庆祝2022年“中国医师节”暨贵州省第四届“百名优秀医生”“百名优秀护士” 推荐宣传活动在贵阳大剧院隆重举行。独山县人民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业务副院长周立力荣获贵州省第四届“百名优秀医生”荣誉称号。

周立力获“百名优秀医生”荣誉

作为一名人民医师,周立力始终秉承党员和医者的初心和使命,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精神动力及“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学誓言把青春热血都奉献给了医疗工作,从医19年来,他奔波在门诊、病房之间,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为无数身患重症的外科疾病患者解除病痛、恢复健康,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赞誉。


“医”心为民 不断进取 


“县城医院能做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根治术这种高端手术,很了不起,术后很轻松,根本感觉不到做了那么大的手术,非常人性化,很感谢周医生的精湛的医术。”顺利完成腹腔镜乙状结肠癌NOSES根治术后,患者张某激动地说,2020年,他确诊为乙状结肠癌,长期在外务工的他听说家乡也能开展微创手术,特意回乡治疗。

“手术后,张某腹壁仅存留五个0.5—1厘米长细小切口,术后病理检查显示肿瘤切除及淋巴清扫彻底。”周立力说,以往县医院常规开展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根治术,需要在腹部另外再做一个5—10厘米的辅助切口,用来取出手术标本和完成消化道的重建。这种方式增加了手术创伤和切口感染的机率,而且较大的切口瘢痕也影响腹部的美观。而NOSES手术,巧妙地结合了无疤理念与常规微创设备,通过人体自然腔道将手术标本取出,仅留下腹腔镜手术时的几个小孔,时间久了几乎看不清腹壁有瘢痕。且患者术后反应轻微,苏醒后便可以适当自由活动,术后第一天可以下床自由活动,可以通过饮水逐渐过渡至全流食、半流食等,术后恢复非常快,没有了传统开放手术后卧床时间长、下床需要家人搀扶的痛苦等。

NOSES手术被同行评价为“微创中的微创”,是一种“好上加好,美上加美”的微创新技术。周立力开展的腹腔镜乙状结肠癌NOSES根治手术在独山县属首例,其顺利开展,填补了我县的空白,达到先进水平。

几十年来,周立力始终坚持工作在临床医疗、教学、科研第一线,虚心好学,刻苦钻研业务技术,及时认真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开拓创新,紧密结合临床进行有价值的科学研究。

工作中的周立力

早年间,他先后在上海同济医院附属杨浦医院普外科、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肝脏外科,以及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学习,师从叶世伟教授、李波教授和曾国华教授,潜心研学先后在当地率先开展了腹腔镜疝修补术、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经尿道柱状水囊前列腺扩开术、后腹腔镜肾切除术、输尿管软镜手术等外科复杂手术,其中经尿道柱状水囊前列腺扩开术填补了黔南州空白。

近年来,他独立完成胸腹部外伤手术600多例;完成腹腔镜下的胃癌根治术、复杂胆道结石手术、经后腹腔镜输尿管肾切开取石术等离子切除术,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经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纤维板剥除术等微创外科手术3000多例。开展新业务、新技术8项,获各级奖励9项,其中,州级表彰3项、县级表彰6项,填补州内空白1项、独山县级空白5项。主持完成的州级科研项目“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开腹胆囊切除术疗效对比研究”取得了良好成果。在国内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7篇、学术交流10篇,核心3篇。

“医生是一项需要终身提升自己的事业。” 周立力说,医学之路永无止境,医生给患者最大的信任就是努力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身披白衣 尽显担当


“太感谢了,县人民医院的周主任给我做手术,而且是在家门口卫生院做的,不用特地跑去县城,真是越来越方便了!”患者潘先生在独山县人民医院医共体麻尾中心医院做完手术后高兴对医生说道。

2020年6月,患者藩先生因反反复复腹痛了一年多,在麻尾中心医院经过检查确诊为胆囊息肉,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然而乡镇卫生院技术局限,到上级医院手术需要支付大笔费用不说,家属照顾也不方便。独山县人民医院派驻麻尾中心医院的主治医师蒙元杰得知这一情况,立即联系县医院。

县医院迅速作出安排,由时任外一科主任周立力、麻醉科主任文方正、主治医师吴瑞祥、手术室张晓亚护士赶往麻尾中心医院,进行一台协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与同事共同商讨患者病情

该手术是独山县乡镇卫生院开展的首列腹腔镜手术。作为医共体牵头单位,独山县人民医院全面推动资源共享、上下联动的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建设,适时将专家的优良技术沉到最基层,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二级医院专家团队的优质、便捷的诊疗服务。

2020年12月,周立力开始担任县医院业务副院长,除了分管外科手术临床科室,还分管医务科、病案管理科、医疗质控科等职能科室。在他的主导下,医院顺利通过了第二轮二甲复审工作,医院信息等级保护顺利通过验收,创伤中心建设、DIP付费、县域医共体建设、医院搬迁创建三级综合医院等工作步入正轨。

在医疗管理中,他注重在深化医疗体制改革方面寻求突破,始终坚持医院公益性质不变,切实把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作为出发点,坚持“持续改进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为工作要求。在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工作中,不断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医共体成员医院诊疗量明显增加,多项措施并进,取得一定实效。

2022年4月初,医共体成员单位上司中心医院和麻尾中心医院分别获国家卫健委提名表扬,独山县实现推进医共体建设的“开门红”。


精术仁心 倾囊相授 


为了进一步提高胸腹部损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周立力带领全科医生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先后10年制订了一系列抢救和治疗方案,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0年来,原所在的外一科先后共抢救治疗IS评分16分以上的胸腹部严重创伤200余例,总死亡率和州内平均水平基本持平。其中,在呼吸或心跳骤停后经手术抢救成功者累计达30多例。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周立力说,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科室年轻医生都成长起来才能更好的为患者服务。在做好自身工作的同时,周立力也非常注重人才的培养,经常指导年轻医生的临床工作,先后为外科系统培养学科带头人3名,业务骨干若干,外科系统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形势喜人,在新技术新业务数量上位于医院各科室前列。

“目前,外科系统三 、四级的手术占比率达到35%以上,微创率也非常高,达到了州先进水平,通过大家不懈的努力,很多疑难重症现在在独山都能处理。”周立力说。

2020年在麻尾镇中心医院开展手术

“我刚来普外科的时候第一台手术就是在周院长的指导下完成的,在手术、技术上他教会了我很多业务知识,周院长作为外一科的业务骨干,率先在县里面开展了输尿管软镜手术,包括前列腺柱状水囊扩张手术,填补科室、包括县内很多技术上的空白。”普外科住院医师王光宇说,周院长于他而言亦师亦友,未来将继续向他靠齐,提升医疗技术水平。

从一名住院医生成长为外一科主任,到现在的分管业务副院长,经周立力的手治愈了无数的病人,他毫无保留地把自己渊博的学识、精湛的技术,丰富的经验奉献给所挚爱的事业、岗位和一个又一个急需救治的病人。

“只要病人和工作有需要,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为了病人经常加班加点。”

“他经常对我们办公室人员讲,只要有病人来就医,必须第一时间通知我!办事可以等,看病不能等!”

……

19年临床工作,风里雨里,早进病房晚下班,加班加点是周立力习以为常的事。无论是严寒酷暑,还是白天晚上;无论是节假日,还是下夜班,他做到了随叫随到,从不耽误。

与患者询问康复情况

多年来,周立力处处以身为则,当争先锋、作表率,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医生的神圣职责,以他爱岗敬业的精神、执着和真诚的胸怀关怀着前来就诊的每一位病人,赢得同事和领导的高度赞誉。并先后获得黔南州“优秀医生” 、2019届黔南地区外科手术视频大赛二等奖 、独山县卫计系统“优秀管理者”等荣誉。

“这一次获得贵州省第四届医师节百名优秀医生的荣誉称号,对于我来说不仅是一个荣誉,更多的是一份责任和鞭策。”周立力说,未来,他将时刻牢记医者的初心和仁心,再接再厉,用实际行动锤炼仁心仁术,护航广大群众生命健康。

初审人员:甘婷婷

复审人员:吴梦舒

终审人员:张明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