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下旬,冬日暖阳映照独山各镇(街道),一大早,井城街道辖区内的家政服务公司工作人员周文仙就接到了上门为老人服务的订单,随后,她立即收拾好各类用具,去到井城街道环西社区石忠英老人家中,仔细耐心地为老人剪指甲、按摩、量血压,负责的态度和专业的技巧让老人笑开了花。
“我们平时比较忙,家里有两位高龄老人,有家政人员过来帮忙,作为子女的我们,负担也减轻了不少,他们做事非常勤快,对待老人也非常耐心,老人很喜欢。”石忠英家属张慧声说,只要事先约定好时间,家政人员就会背着血压计、指甲刀、一次性手套等工具上门,根据老人的需求提供服务,很方便,也很人性化。
受益于居家养老服务的不止石忠英一家,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速到来,老年人对社会的养老需求上升,居家养老成为大多数老年人的现实选择。今年以来,独山大力推进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由井城街道联合独山县民政局和独山县暖心家政服务有限公司,为辖区内60周岁以上城乡低保和特困供养老人、高龄老人等群体提供助餐、助医、助行、助洁、助浴等服务,让专业养老服务进门入户,为老年人提供全面、优质的家庭生活服务。
“在上岗前,我们会参加相关理论与操作技能的专业培训,取得相应资质后才能上岗开展服务。”周文仙说,上门服务时,大家会按照服务方案和操作规范,精准贴心地为老人提供服务。
做好送服务上门的同时,井城街道还加强阵地建设,打造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中心设有艾灸理疗室、中药理疗室、书画室、老年康复室、棋牌室等功能区,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文体娱乐、精神慰藉等专业养老服务,以高质量的服务惠及更多老年人。
87岁的蒋天娥阿姨是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常客”之一,“平时都是我一个人在家,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这个大家庭里,每天打打牌,锻炼一下身体,消磨时间挺好的。”蒋天娥说。
化“声边”为“身边”,让主题教育在基层遍地开花;从“室内”到“室外”,面对面解决群众关切问题……自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井城街道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在落实好问题清单、措施清单、效果清单这“三张清单”上开足马力、下足功夫,通过走访入户,全面了解掌握社区群众需求,并制定需求清单,为辖区群众提供上门服务、个性化服务,将基层治理的触角延伸到户到人。
“我们街道联合卫生院对辖区老年人自理能力和需求进行评估,对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建档立卡,同时,县民政局通过购买服务,与智慧化养老服务平台签订协议,对服务团队展开培训,筛选出优良的服务团队,为老年人开展形式多样的服务项目。”井城街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主任宋颖说,通过“个性化清单的点单式服务、一键呼叫的一键式上门服务、智慧化的平台资源共享服务”三服务送上门,让服务更精准,将一项项“需求清单”加速转化为“满意清单”。
据悉,自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开展以来,共开展送餐服务450余人次,量血压等常规检查670余人次,打扫卫生20余人次,关节训练97人次,艾灸理疗1000余人次,面部修容、理发70人次,身体或足底按摩40人次,陪同就诊9次,交流谈心300人次。
“接下来,我们将以开展主题教育为契机,以人民为中心,在‘四下基层’中‘领题、破题、解题’,切实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坚持把办实事、解难题贯穿全过程,收集辖区内更多老年人的需求意愿,以需求清单为导向,提供定制化服务。”宋颖说,还将广泛开展居家养老服务政策入户宣传活动,不断拓展服务内容,扩宽服务覆盖面,用心用情用力为更多老人解决实际困难,让他们切实感受到来自党和政府的温暖关怀,实现让服务“多跑路”,让老人“少跑腿”。
独山县融媒体中心 孟瑾
复审人员:吴梦舒
终审人员:张明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