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看独山】本周,这些中央、省级媒体关注独山……
本周,独山县融媒体中心围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抗战历史、农业产业、开学第一课等重点工作进行报道,并积极对接上级媒体,上送优秀稿件,在人民网、新华网、央视新闻客户端、央广网、中国新闻网、贵州日报、贵州卫视《有朋自远方来(Be My Guest)》栏目、天眼新闻、动静贵州、hi贵州、ZAKER新闻等中央、省级主流媒体及新媒体平台刊发(播)稿件共计70篇(条)。
新华网:9月1日,新华社、新华网部分平台置顶推荐由独山县融媒体中心采编制作的《纪念馆里的抗战故事——贵州独山深河桥抗战遗址陈列馆》,以直播的形式,通过主持人和嘉宾现场互动,让广大群众深入了解馆内各项历史文物和英烈的抗战故事。
贵州卫视《有朋自远方来(Be My Guest)》栏目:9月6日,贵州卫视《有朋自远方来(Be My Guest)》栏目刊播《<贵州记忆>第三集<烽火黎明·薪火相传启梦新程>》,报道了美国青年Tim、贵州姑娘露娜、中俄钢琴家Bubble走进独山县深河桥抗战遗址,重返1944年冬天那段不容忘却的历史——“黔南事变”。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9月4日,贵州日报头版头条及多平台先后刊发《聆听深河桥的足音—穿越80年的贵州抗战印记》,报道了独山深河桥,见证了日军入侵黔南的滔天罪行,也见证了中国军队和贵州各族儿女英勇抗争的光荣事迹。
贵州日报:9月4日,贵州日报刊发《独山县深河桥抗战遗址 “最后一桥”断敌路 白墙灰瓦烟火浓》,报道了在1944年末,为阻止日军继续北上,独山县深河桥被炸毁,这座桥也因此成为日军侵华深入大西南的“最后一桥”。今日深河桥畔的麻抹社区,以“红色美丽村庄”建设为契机,社区推动红色文旅与特色产业融合,将红色遗址、研学基地与田园风光串联,让这片饱经战火的土地焕发新生机。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9月4日,多平台先后刊发《铭记昨日苦难辉煌 无愧今天使命担当——全省干部群众收听收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报道了9月3日,贵州省干部群众收听收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其中,独山县教师石龄豪感想被采用。
贵州日报:9月5日,贵州日报刊发《独山 无人机运输刺梨鲜果》,报道了独山县基长镇狮山村近6000亩刺梨种植基地丰收,预计产量近600吨。今年,该基地通过无人机协助采收,既让工人少受累,又能提高效率。
贵州日报:9月5日,多平台先后刊发《眼里含着热泪 心中涌动激情——纪念大会阅兵式在全省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报道了纪念大会阅兵式在贵州省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其中,独山县93岁退役老兵覃瑞科感想被采用。
人民网:9月5日,人民网刊发《点亮开学季!独山县各校开展丰富多彩活动迎接新学期》,报道了独山县各中小学、幼儿园正式开启秋季新学期,各校紧扣育人核心目标,精心策划“开学第一课”,将思想引领、习惯培养与成长启蒙巧妙融入各类活动,为学生们打造了一堂堂兼具温度与深度的开篇课。
新华网、新华网客户端:9月3日,多平台先后刊发《山河印记|探访深河桥:侵华日军走向失败的历史见证》,报道了在卢沟桥爆发的“七七事变”拉开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序幕,而在距离卢沟桥2000多公里的贵州省黔南州独山县,深河桥则见证了日军走向败亡。
央视新闻客户端、央广网、ZAKER新闻:9月5日,多平台先后刊发《贵州独山:17.42万亩水稻迎丰收 全程机械化种植增产增收》,报道了独山县17.42万亩水稻喜迎丰收。近年来,当地通过推广优质品种、普及机械化种植、强化农技服务等措施,持续提升了水稻生产的效益。
中国新闻网、动静贵州:9月1日,多平台先后刊发《独山百泉湖村紫秋葡萄丰收》,报道了近年来,独山百泉湖村依托城郊经济带优势,以“乡村旅游+精品水果种植+油桐种植”为主导,发展紫秋葡萄等精品水果产业,现已发展特色农家乐10家、精品水果产业6500余亩、新增油桐种植1400亩。
天眼新闻、hi贵州:8月30日,多平台先后刊播《不舍!独山5名武警战士光荣退役,卸衔仪式上大家都红了眼眶》,报道了在独山服役的5名武警战士任期已到,在举行的卸衔仪式上,他们不舍留下泪水。
动静贵州:9月3日,动静贵州刊播《退役老兵观看九三阅兵后感叹:我们的武器装备世界一流》,报道了独山退役老兵观看九三阅兵直播后,留下深深的感叹!
动静贵州:9月4日,动静贵州刊播《儿子和妈妈的双向奔赴,军人儿子光荣退伍返乡为妈妈准备了花,妈妈也手捧鲜花迎接,见面瞬间哭出了声》,报道了在独山高铁站,妈妈与退役的儿子重逢的感人现场。
动静贵州:9月2日,动静贵州刊播了《飒爽女兵光荣退伍回到家乡,亲朋好友捧鲜花拉横幅迎接 现场激动落泪。》,报道了独山籍退役女兵回到家乡,亲人热情欢迎的场面。
独山县融媒体中心
一审:韦万利
二审:袁 燕
三审:张明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