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以来,麻尾镇董岭村与小七孔镇尧花村接壤寨组因山林纠纷问题,前后发生过10余次集体矛盾纠纷,两地群众互不相让,关系一度达到冰点。近年来,麻尾镇用心用情回应群众关切,以为群众办实事为抓手,主动啃“硬骨头”,积极抓“关键点”,积极协调实施饮用水工程和修缮通组路,连通了两地“水源”、拉近了两地“距离”,打开两地问题纠纷的“矛盾锁”,寻得两地发展“金钥匙”,化解历史性矛盾纠纷难题。
协调连通“生命源”,寻得问题“金钥匙”。董岭村地处位于麻尾镇东北部,与荔波县小七孔镇接壤,典型喀斯特地形地貌,多山、无河流,“董岭”在布依语“都灵”意为缺水的地方——长年缺水。加之2021年以来受持续干旱气候影响,董岭村用寨组与金平组原有的饮水点严重供给不足,饮水成为两组最大民生问题。相邻的小七孔镇尧花村水源充足,但因历史纠纷,两地村民关系紧张,连接跨县水源存在困难。为切实解决饮水问题,麻尾镇、董岭村两级联动,经与荔波县水务局、荔波县小七孔镇人民政府、小七孔镇尧花村沟通协商,同意接通尧花河解决饮水问题。据悉,此次饮水工程由贵州水投水务集团荔波有限公司提供水源点,独山县水务局铺设2千米管道,现已竣工并投入。该水源的接通从根源上解决了董岭村用寨组、金平组共计93户415人饮水困难问题,推进两地群众关系破冰。
(图为:饮水工程施工现场)
(图为:饮水工程竣工投入使用)
打通边界“断头路”,建起连心“零距离”。民呼我为、修一段路、利一方民。董岭村用寨组、尧花村拉鸟组之间的道路前期因矛盾纠纷被损坏至今,阻碍了出行。为方便群众出行,解决用水问题后麻尾镇趁热打铁,积极组织两地群众协商,经沟通双方群众一致同意修缮硬化此路。据了解,麻尾镇共提供80吨水泥、500方沙子,组织两地20余名群众每天投工投劳,目前已完成宽4.5米,长300米的通组路修缮并投入使用,合力打通了跨县“连心路”、共建了跨县“幸福村”。
(图为:道路施工现场)
(图为:道路竣工投入使用)
解决遗留“纠纷事”,打开群众“矛盾锁”。用心沟通化解山林遗留纠纷,用心用情解决民生用地难题。据了解,过去董岭村用寨组、尧花村拉鸟组双方交界处山林权属问题分歧较大、互不相让,多年来几经调解均未果。在此次接通水源、修好通组路后,双方村民紧张关系有所缓和。麻尾镇主动与小七孔镇联系,再次梳理事件脉络,了解双方群众诉求,多方部门联动,积极对接州、县自然资源等部门,有针对性地开展矛盾化解。目前,双方群众同意根据双方现有划界图纸等资料,由自然资源部门按照政策要求和实际情况合理协商双方土地占比。待相关部门明确可行性后,将解决两地历史遗留矛盾问题,进一步维护边界和谐稳定。
近年来,麻尾镇依托边界联建联创,主动靠前、积极作为,随着一条条断头路的打通、一件件矛盾纠纷的化解,使群众出行“提速”,也推动边界发展“提质”。下步,麻尾镇持续深入与周边乡镇开展多域合作,推动资源互通、优势互补,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民忧、纾民困,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初审:杨 清
复审:周芳羽
终审:白加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