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赋能 “育”见美好——独山县开展2024年心理健康骨干教师工作能力提升培训

发布时间: 字体:

为进一步提升独山县专兼职心理教师工作能力,有效保障独山县学生的心理健康安全,近日,独山县开展心理健康骨干教师工作能力提升培训。

本次培训邀请贵州省科学研究院教授曹薇、广州黄埔区对口帮扶专家程国超现场指导,全县中小学心理健康副校长、专兼职心理教师、骨干班主任共117人参加培训。培训内容涵盖新时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多方面重要领域,从理论指导到实践分享,从工作开展规划到具体建设培训,使参训教师对校园心理健康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曹薇教授对新时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形式进行全面剖析。在内容方面,她指出要关注学生心理发展的各个维度,包括情绪情感、自我认知、人际关系、学习心理等。对于开展形式,她强调多样化和创新性。传统的课堂讲授需要与体验式教学相结合,例如利用心理游戏、心理剧等形式,让学生在参与中感悟和成长;线上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利用也不容忽视,通过多媒体手段将心理健康知识生动呈现。

程国超老师对校园心理健康工作的整体架构进行系统阐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科学构建是核心,确保不同学段课程的无缝衔接和渐进深化。小学阶段着重培养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中学阶段则针对青春期心理特点,强化压力应对和情绪调节能力的训练。同时,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是关键,加强教师培训,提升应对心理危机事件的能力,使其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守护者和引导者。

兼职心理健康教师杨冬梅以一线班主任亲身经历为蓝本,生动描述了班主任在学生心理健康维护中的重要作用。她说一个微笑的消失、一次成绩波动后的异常反应,都可能是心理困扰的信号,在日常班级管理中,通过敏锐观察学生的行为、情绪变化来发现潜在心理问题。在处理学生心理问题时,耐心倾听和换位思考是打开学生心门的钥匙。

最后,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主任黎琴详细介绍了学生心理健康研究服务中心具体工作安排及心理咨询室建设的要点。心理咨询室建设从选址的安静私密,到功能分区的科学合理,接待区温馨宜人、咨询区安静舒适、放松区配备专业设备。完善的咨询流程和规范的档案管理制度,确保了心理咨询工作的高质量开展。

此次培训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带来丰富知识和宝贵经验,有助于教师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为班主任提供更有效的学生心理关怀方法,同时为校园心理健康工作的整体推进和心理咨询室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将有力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提升,为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创造更优质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