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山县开展高产高效油菜种植技术培训

发布时间: 字体:

围绕“稳夏粮、扩油菜、调结构、提单产、增效益、保供给”的总体思路,全面抓好油菜扩种任务落实,强化良种、良法、良田、良机和良制的推广应用,积极推进种植结构调整和品种优化布局,稳定粮油生产,发展壮大主导产业,促进农民增收。

在9月26日县农业技术推广站、植保站和井城街道农业相关人员等到井城街道井桥社区猫寨组开展油菜集中育苗种植技术、高产高效种植技术现场培训。农推站站长赵满义紧紧围绕以绿色、高产、高效为核心,在明确油菜播种时间、整地(开好“三沟”暨围沟、厢沟和腰沟)、用种量(移栽每亩用种100克,按照苗床与大田1:10的比例,均匀播种,培育壮苗)、苗床管理、移栽大田密度等细节,以及养分需求规律的基础上,综合秸秆还田、移栽、免耕移栽或直播方式、肥效应用、诊断追肥、综合除草防病治虫等单项技术,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综合目标,进行现场讲解,并做示范。

县植保站站长刘小余讲解如何正确使用的药剂拌种,针对油菜幼苗期黄曲跳甲、蚜虫和菜青虫等主要害虫,可选用噻虫嗪等种子处理悬浮剂,拌种时可以选择加入赤·吲乙·芸苔、氨基寡糖素等,提高油菜播种出苗质量和抗病虫能力。如:按每10公斤干油菜种选用30%噻虫嗪种子处理悬浮剂80~160毫升,加上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10克,兑水100~200毫升,混合均匀调成浆状药液,与种子充分搅拌,直到药液均匀分布到种子表面,晾干后即可播种。配制好的药液应在24小时内使用,以免产生沉淀影响使用;拌种处理后的种子应及时播种,或控制在安全水分以下,在适宜的条件下储藏。以及后期管理,病虫害防治,草的防治,都做了充分的讲解。

今年我县油菜种植总任务12.5万亩,其中油研 2020 种植5万亩以上,采取油菜订单化生产(8万亩订单),做到高效种植、高产量、有销路,解决群众的疑难重症。主推品种油研2020、黔油31号和阳光131号等优良品种。

此次培训会,约35人参与,发放资料80余份,下一步继续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技术覆盖面,让更多的群众掌握更高效的种植技术,促进群众增产增收增效,同时保障我县粮油安全。


初审:杨建军

复审:张义扣

终审:李  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