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关闭
政务微信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信息 > 教育信息
独山县义务教育学校信息
打印 关闭 【字号:

独山县第一中学(Dúshān Xiàn Dì-1 Zhōngxué)事业单位。位于独山县井城街道三桥村翁应组。因由独山县人民政府批准,承担初中学历教育机构,故名。学校始建于1954 年8 月,前身为城关民办四小。1986 年11 月10 日,经县人民政府批准, 正式改名为“独山县城关镇中学”。2012 年8 月,经独山县政府批准,合并原独山县城关镇中学、尧梭乡中学、羊凤乡中学、上司镇中学、打羊乡中学,成立独山县第一中学。占地面积102051 平方米,建筑面积5.4 万平方米。有教学楼5 栋,教室66 间。

独山县第二中学(Dúshān Xiàn Dì-2 Zhōngxué)事业单位。位于独山县基长镇街口距独山县城20 千米。是独山县规模较大的初级中学,由原独山县基长中学(创建于1956 年10 月)、本寨水族乡塘立中学、基长镇上道希望中学于2012 年8 月合并组建而成。当时设有基长、龙井、塘立、上道四个小学。2013年8月本寨水族乡塘立中学拆并入独山第二中学基长校区,同年分基长校区、龙井校区、上道小学办学。2014年8月龙井校区拆并入基长校区内办学,2018年8月上道小学拆并入基长校区,2019年2月恢复上道校区,一个年级部在上道校区办学。占地面积55494 平方米,建筑面积19059 平方米。有教学楼2 栋,教室55 间。学校设3 个年级部,9 个处室。分别为:校长办、学校办公室、教导处、总务处、政教处、工会、党支部、团委(学生处)、财务处、图书馆、保卫处。附属设施有塑胶跑道250 米、篮球场2500 平方米、食堂1 个、多媒体教室45 间、音乐教室1 间、机房1 间、校园超市1 个。

独山县第三中学(Dúshān Xiàn Dì-3 Zhōngxué)事业单位。位于独山县麻万镇石牛社区。因是独山县第三所中学,承担初级中学教育机构,故名。于2012 年成立, 先在独山民族中学老校区办学一年。于2013 年迁入独山县麻万镇石元村办学。占地面积178亩,绿化面积53492㎡,运动场地面积31432㎡。有教学楼6 栋,共计120 间教室。图书馆、实验室、心理咨询室、理、化、生实验室及器材均达到省级标准化配备;学校现有图书99704册,计算机室6间,电脑348台;音乐室、美术室、舞蹈室、钢琴室、校园电视台等“第二课堂”课室齐全。学校设处室有校办公室、党建办、工会、政教处、教务处、信息中心、团委(学生会)、医务室等。有400 米塑胶跑道、篮球场6 个、排球场2 个、足球场1 个、多功能学术报告厅1 个、食堂1 个、卫生室1 个、多媒体教室60 间等。

独山县第四中学(Dúshān Xiàn Dì-4 Zhōngxué) 事业单位。位于独山县麻尾镇清河社区。因由独山县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承担初中学历教育的机构,故名。于2012年由原独山县麻尾镇中学、独山县下司镇中学、独山县尧棒乡中学三所中学组成“独山县第四中学”,但校区未合并,设立小学,后于2016年8月完全合并到独山县第四中学麻尾镇本部校区,2018年1月搬迁到清河社区新校区,老校区交由麻尾小学使用。现校区占地面积80004 平方米,建筑面积25132 平方米。有教学楼3 栋、实验楼1 栋,共计49 间,全部实现“班班通”工程,配齐电子白板,建有标准化录播室。现有实验室4间、计算机教室、多功能教室、音乐教室、舞蹈教室、美术教室、图书室、体育器材室各1 间,现有图书53000余册,各教学楼分别设置活动书吧。活动场地有室内体育馆1个,足球场1个,篮球场5个、排球场3个、乒乓桌4 张、羽毛球场2 个、400米跑道1个、食堂1 个。

独山县为民中学(Dúshān Xiàn Wéimín Zhōngxué)事业单位。位于独山县麻万镇麻万社区。因由独山县人民政府批准,承担初中学历教育机构,故名。建于1992 年。自2001 年至2010 年期间,经原铁道部第十六工程局局长韦彩猷先生引荐,广东声威发展有限公司总裁卢伟民先生累计捐赠人民币近600 万元扩建学校。加上县政府的配套工程和国家寄宿制工程,改善办学条件。2002 年6 月,经独山县人民政府批准,学校更名为麻万为民中学。2012 年,根据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布局调整,合并友芝中学、望城中学,实行集团式管理,和标准地名使用,确认为独山县为民中学。占地面积48024 平方米,建筑面积27979 平方米。有教学楼4 栋,共计70 间教室。有400 米塑胶跑道、篮球场4 个约2400 平方米、足球场1 个约600 平方米、食堂1 个。

独山县沁元学校(Dúshān Xiàn Qìnyuán Xuéxiào)事业单位。位于独山县井城街道城东社区拉力组。独山县沁元学校是经黔南州教育局批准成立的一所九年一贯制特殊教育学校,直属独山县教育局,主要承担独山县域内的聋哑和中轻度智障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特殊教育,故名。2005年6月独山县教育局研究决定将原独山县城关第四小学改建为独山县特殊教育学校,报黔南州教育局审批。2005年11月,黔南州教育局批复同意成立独山县特殊教育学校。原城关第四小学全部学生分流到县城其他小学就读。2006年秋季开始招生,当年共招学生25名,分培智部和聋部。2016年更名为独山县沁元学校。占地面积14670 平方米,建筑面积5115平方米。学校有教学楼、综合楼、学生宿舍楼、教师公租房各1栋。学校内设有特殊教育资源室、心理辅导室、认知能力评估室、多感官训练室、律动室、图书室。

独山县第一小学(Dúshān Xiàn Dì-1 Xiǎoxué)事业单位。位于独山县井城街道南通南路。由独山县人民政府政府批准成立,承担小学学历教育机构,故名。该校是独山县学校布局调整后,于2014 年8 月在原职校基础上改扩建新成立的一所完全小学。占地面积45356 平方米,建筑面积11736 平方米。有教学楼4栋,教室50间,学校内设有舞蹈室、图书室、计算机室、实验室、创客室,有篮球场三个、足球场一个。

独山县第二小学(Dúshān Xiàn Dì-2 Xiǎoxué)事业单位。位于独山县井城街道中华北路32号。由独山县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承担小学学历教育机构,故名。独山县第二小学的前身为独山县城关二小,始建于1918 年初,时名蚕桑小学,1936年更名为兴隆小学,1945年称复兴二小。2013 年9月, 因旧城改造和学校布局调整,原城关二小和城关三小合并,搬迁至原独山县民族中学旧址,更名为独山县第二小学。占地面积49358 平方米,建筑面积12303 平方米。有教学楼2 栋,教室40间,综合楼1栋,食堂1栋,内设实验室、计算机室、音乐室、图书室、阅览室,阶梯教室,有篮球场4个。

独山县第三小学(Dúshān Xiàn Dì-3 Xiǎoxué)事业单位,公立学校。现位于独山县井城街道石牛社区坡底下组。因由独山县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承担小学教育机构,故名。该校前身建于1952 年, 称四方井小学,原校地址位于现麻万镇麻万社区胡家寨组和长坝组。1968 年9 月始增设初中部。1978 年9 月至1979 年7 月增办过一年高中部。1984 年,改名为麻万乡中心校,麻万乡中心小学。1991 年建并撤后改名为麻万辅导校。2004 年机构改革撤掉教育辅导站后,改名为独山县麻万镇中心小学。2013 年9 月独山县实行集团化管理,该校命名为“独山县第三小学”。2014年,该校由香港言爱基金会捐资一千万,国家、省州和当地政府配套资金重新选址新建,2016年3月建成投入使用。故此校又名“独山思源实验学校”。现学校占地面积43658 平方米,建筑面积26677 平方米。有教学楼2 栋、教室36 间,多功能厅1个,办公楼1栋,学生宿舍楼2 栋、食堂1 个、教师周转房一栋。学校配置有50 套“班班通”,计算机室2个,录播室1个,学校有风雨体育馆和塑胶运动场(也是7人制足球场)1个、室外篮球场3个。

独山县麻万镇三里小学Dúshān Xiàn Dì-3 Xiǎoxué Sānlǐ Fènxiào)事业单位。位于独山县麻万镇三里村。因由独山县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承担小学教育机构,故名。始建于民国三十二年(公元1943 年),校址原位于三里公社茂林组,校舍共三间私塾木楼。1950 年后校舍迁移至大路组28 号。校名分别先后命名为“丙里小学”、“三里乡中心校”、“三里辅导校”、“三里中心小学”。2013 年9 月实行集团化管理, 地处麻万镇三里村,三里中心小学更名为独山县麻万镇三里小学。占地面积6319 平方米,建筑面积3134 平方米。有教学楼1 栋,教室12 间。

独山县第四小学(Dúshān Xiàn Dì-4 Xiǎoxué)事业单位。位于独山县百泉镇羊凤村。因由独山县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承担小学教育机构,故名。独山县第四小学原名独山县羊凤中心小学,始建于民国三十二年(即公元1943 年)。2013 年由县教育局下文,羊凤中心小学变更为独山县第四小学。2016年4月11日,根据独山县教育布局调整规划,原羊风乡各村校点并入第四小学,利用原羊凤中心小学和羊凤中学进行集中办学,建成了农村寄宿制学校。学校占地面积9280平方米,校园绿化2930平方米,运动场地435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5233平方米。学校合并以来,得到了上级的高度重视,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地改善,学校现代化、园林化、书香气息不断得到彰显,分为教学区、运动休闲区和生活区三个区域。现拥有教学楼、办公楼、综合楼、教师宿舍、学生食堂等单体建筑九栋,有塑胶跑道、塑胶篮球场、足球场等体育设施设备,还配备有音乐室、美术室、科学实验室、计算机室、书法室、图书室等功能室,每个教室都安装了“班班通”教学设备,扎实推进教学信息化进程。有教学楼2 栋,共计17 间教室。

独山县第五小学(Dúshān Xiàn Dì-5 Xiǎoxué)事业单位。位于独山县百泉镇尧梭村高坡组。因由独山县人民政府政府批准成立,承担小学教育机构,故名。独山县第五小学始创于1923年,原校址在尧梭平寨,最初名为尧梭国民小学”,因其坐落在一片神奇的百年枫香林下,又名“枫香林小学”。1949 年新中国成立, 恢复办学,名为尧梭小学。1991 年撤区并乡,更名为尧梭辅导校。2003 年搬迁进了新乡政府所在地,更名为“尧梭中心小学”,2005 年开始有学生寄宿。2014 年根据县政府规划,学校更名为独山县第五小学。合并片区内所有小学,迁入新校址(原独山县尧梭中学),成为一所大型的寄宿制完全小学。2019年,随着独山县望城社区易地移民搬迁安置社区建成,独山县第五小学作为独山县易地移民搬迁安置点配套学校之一,陆续接收来自全县各乡镇易地移民搬迁子女就读,新建教学楼、办公楼,校园环境面貌焕然一新。学校占地面积25346平方米,建筑面积10058 平方米。有教学楼3栋,35间教室,学生宿舍楼3栋,共48间学生宿舍。学校建有教学楼、宿舍、学生食堂、塑胶运动场、乒乓球台、篮球场,设有音乐舞蹈室、电脑室、实验室、书法室、手工书画室、体育室、图书室、心理咨询室等。

独山县第六小学(Dúshān Xiàn Dì-6 Xiǎoxué)事业单位。位于独山县基长镇基长社区龙井街。独山县第六小学,原独山县基长镇中心小学。始建于1922 年。2014 实施校点布局调整后整体搬迁至基长镇龙井中学校址,更名为独山县第六小学。占地面积24412 平方米,建筑面积6901 平方米。有教学楼2 栋,教室27 间。有塑胶环形跑道250 米、篮球场1200 平方米、排球场1500 平方米;食堂1 个、多媒体教室25 个、音乐教室1 个、实验室1 个、仪器室1 个、图书室1 个。学校设校长办公室、教导处、少先队大队部、一二年级办公室、三四年级办公室、五年级办公室、六年级办公室、男生宿管室、女生宿管室、阳光少年之家。

独山县基长镇上道小学Dúshān Xiàn Dì-6 Xiǎoxué  Shàngdào Fènxiào)事业单位。位于独山县基长镇秀峰村新街。学校创办于1936 年,是国民党中央军第35 军第99 师傅重仿师长率部南下路过这里时下令部下雷祥林团长筹资而办。1949 年前, 学校取名为“马道小学”,1950年后,学校先后更名为“上道小学”、“上道辅导校”、“上道中心小学”。2013年9月学校更名为“独山县基长镇上道小学”。学校占地面积9644 平方米,建筑面积3404 平方米。有教学楼2 栋,教室20 间。学校教学及辅助用房1699 平方米。有19 个教学班,设有科学教室、计算机室、多功能教室、图书室、体育器材室、音乐室、美术室、留守儿童之家。

独山县基长镇水岩小学(Dúshān Xiàn Dì-6 Xiǎoxué Shuǐyán Fènxiào)事业单位。位于独山县基长镇水岩村一组。独山县第六小学水岩小学建校于1950 年,前身是水岩私塾。根据县级教育布局调整。2013 年9 月学校更名为独山县基长镇水岩小学。占地面积12072 平方米,建筑面积2960 平方米。学校建有教学楼2 栋,教室12 间,实验楼1 栋,学生宿舍楼2 栋(男生宿舍楼一楼为学生食堂1 个),教师宿舍楼1 栋。有电脑室1 个、实验室1 个、多媒体教室1 个、图书及图书阅览室1 个;现有校长办公室1 个(含校安办)、教导处办公室1 个、集体办公室1 个、会议室(道德讲堂室)1 个、工会室(教工之家)1 个、少先队活动室1 个、留守儿童之家1 个。

独山县基长镇江寨小学(Dúshān Xiàn Dì-6 Xiǎoxué Jiāngzhài Fènxiào)事业单位。位于独山县基长镇江寨村一组。独山县第六小学江寨小学,始建于1958 年, 几经扩建,学校日趋完善。1997 年由香港陈廷骅基金会出资援建后更名为独山县福和希望小学。学校拥有独山县水岩乡江寨中心小学、独山县福和希望小学两个校名。2014 实施校点布局调整后,将原独山县水岩乡江寨中心小学更名为独山县基长镇江寨小学。占地面积5080 平方米,建筑面积2751 平方米。有教学楼1 栋,教室12 间。有篮球场500 平方米、羽毛球场400 平方米、食堂1 个、多媒体教室1 个、实验室1 个、仪器室1 个、图书室1 个。设校长办公室,教导处,少先队大队部,留守儿童之家。

独山县基长镇狮山小学(Dúshān Xiàn Dì-6 Xiǎoxué Shīshān Fènxiào)事业单位。位于独山县基长镇狮山村。学校建于1936 年,时称狮山国民小学。1952 年称为狮山布依民族小学。1966 年,狮山布依民族小学被解散。1978 年,恢复为民族小学, 称为独山县狮山民族小学。1991 年11 月,经贵州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立项,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批准,在狮山民族小学的基础上扩建改造成希望小学,称为独山县希望小学,人们习惯上称为独山县狮山希望小学。2013 年9 月,学校更名为“独山县基长镇狮山小学”。占地面积8937 平方米,建筑面积4048 平方米。有教学楼2 栋, 教室19 间。学校分教学区、生活区和拓展区三个区域,建有教学楼、宿舍、学生食堂、“乡村学校少年宫”、塑胶运动场、乒乓球台、篮球场,设有民族音乐舞蹈室、绿色电脑室、实验室、棋类室、手工书画室、经典诵读室、图书室、器乐室等。

独山县影山友芝小学(Dúshān Xiàn Yǐngshān Yǒuzhī Xiǎoxué)事业单位。位于独山县影山镇友芝村上街。因由独山县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承担小学教育机构,故名。1932 年4 月,由当时毕业于民国陆军军官速成学堂的楼1 栋、休闲公园1 座。有200 米环形塑胶跑道、学生运动场7780 平方米、篮球场500 平方米、排球场300 平方米、羽毛球场300 平方米、食堂1 个、多媒体教室1 个、绘画室1翁亭乡(现翁奇村)杨翼云先生筹资创办,同年年底被国民政府定名为独山县第十五小学也称翁亭小学,办学时教室设在现在净心谷景区的奎文阁内直至2006年才全部撤出。新中国成立后更名为翁奇小学并作为翁奇区的辅导校,承担甲定、翁台、拉林、兔场四乡高小(4-6年级)的教育教学任务,负责教师培训、教学辅导等工作,是翁奇区的最高学府。1958年各乡设立完全小学后,翁奇小学主要服务于兔场乡。1972年人民公社驻地迁入兔场街上,学校也由翁奇迁往兔场,并命名为兔场小学(翁奇小学继续保留但办学规模缩小不再履行辅导校职责,仅面向翁奇片区招生)。1991年撤区并乡后,兔场小学更名为兔场镇辅导校,后来又更名为兔场镇中心小学。2013年独山县进行区划调整,兔场镇、甲定乡、翁台乡合并为影山镇。当年8月,根据县委县政府的教育布局调整规划,原兔场镇友芝中学并入麻万为民中学,原兔场镇中心小学、翁奇明德小学、东泥小学、苗渊小学、黄桥小学、满罗小学统一撤并,利用原友芝中学校址建成寄宿制小学,因学校地处西南巨孺——莫友芝先生故里,所以命名为独山县影山友芝小学。现在,学校占地面积20010 平方米,建筑面积8093 平方米。有教学楼3 栋, 共计25 间教室。教师周转房2 栋、办公 个、舞蹈室1 个、图书室1 个、电脑室1 个、标准化实验室1 个,有独立男女生宿舍、会议室、乡村少年宫。

独山县影山镇翁台小学(Dúshān Xiàn Yǐngshān Yǒuzhī Xiǎoxué Wēngtái Fènxiào)事业单位。位于独山县影山镇翁台村。因由独山县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承担小学教育机构,故名。独山县影山友芝小学翁台小学原为翁台水族乡中心学校。2013 年7 月行政区划整合归影山镇。占地面积9137.9 平方米,建筑面积2728 平方米。有综合办公楼1 栋、教学楼2 栋、学生宿舍楼(含食堂餐厅)1 栋、教师宿舍楼1 栋、多媒体教室、仪器保管室、实验室、图书室(含阅览室)各1 间、篮球场500 平方米。内设教师办公室、校长办公室、教导处、总务处、校安办、保卫室等。

独山县下司小学(Dúshān Xiàn Xiàsī Xiǎoxué)事业单位。位于独山县下司镇下司村四组。独山县下司小学创建于1932 年,当时校址位于下司上街营上,仅有2 栋普通民房作教学用房。1950年后,为便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将学校校址定于现在校址,校名改为“下司小学”。1983年新建两层砖瓦结构的教师宿舍。1988年建516 平方米的教学楼。1994 年建582 平方米的两层砖混教学楼,为学校主体建筑一直使用。2016年8 月学校迁址原下司中学(独山县第四中学下司)校址。占地面积8537 平方米,建筑面积2720 平方米。现有教学楼2 栋、乡村少年宫1栋,教室24间、多媒体教室间、实验室、舞蹈室、会议室、音乐教室各1间,门卫室1 间、学生食堂1 个、厕所2 个、教师宿舍1 栋、篮球场1 个、活动场1 个。

独山县下司镇星朗小学(Dúshān Xiàn Xiàsī Xiǎoxué Xīnglǎng Fènxiào)事业单位。位于独山县下司镇星朗村。独山县下司小学星朗小学始建于1921 年,原名“星朗国立小学”,是一所近百年历史的学校,学校因师资及经费问题,办办停停。1952 年星朗小学恢复招生,校址在星朗老火车站废旧仓库。1953 年学校迁至拉坝组。1955 年办成初小。1960 年办成完全小学。1980 年,学校迁至简赛(现星朗幼儿园), 学校成为星朗片区中心小学,下辖万旦、董汪、角寨等13 所校点。2012 年9 月迁至原甲里镇中学(今校址),隶属下司镇下司小学。占地面积25210 平方米,建筑面积6661 平方米。有教学楼2 栋、教室12 间。有门卫室1 个、学生食堂1 个、厕所2 个、教师宿舍1 栋。

独山县麻尾小学(Dúshān Xiàn Máwěi Xiǎoxué) 事业单位。位于独山县麻尾镇育英路。由独山县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承担小学教育机构。麻尾小学前身可追溯到1935 年由乡绅莫凤楼捐资创办的私立南屏小学,后因战争爆发,办学曾几度中断。1944年遭受日机轰炸毁损。1950年后,人民政府恢复办学,学校辗转于麻尾洞脚唐家井等处。1950 年秋,搬迁到麻尾老街,并正式命名为麻尾小学。1973年又从麻尾老街迁到麻尾镇集镇中心,毗邻麻尾中学(独山四中)。2018年3月因四中搬迁,原四中校舍归入麻尾小学。现麻尾小学分为东、西两个校区。东校区在原麻尾小学,就读的是低年级学生;西校区在原独山四中,就读的是中、高年级学生,东西校区中间相隔一条公路和一所幼儿园。学校占地面积:40196平方米;校舍面积:15276平方米;学校运动场面积:12220平方米;学生宿舍建筑面积3784平方米。学校建有教室43间,配备有科学仪器室、计算机教室、多功能室、音乐仪器室、美术仪器室、图书室、体育器材室、心理咨询室、留守儿童之家、卫生室,每个教学班都安装有班班通设备。麻尾历史悠久,民风淳朴,这里居住的大多为布依族居民,他们能歌善舞,因而这里便成了布依猫叉的发源地,更是布依山歌的传唱地。2016年3月麻尾小学确立了“传承布依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教育目标,把布依山歌,布依猫叉武术、剪纸艺术作为学校的文化特色引进校园,努力搭建传承的平台,让学生人人会唱布依山歌、会表演布依猫叉武术、会剪纸,并以此为辐射点传承和弘扬布依民族文化。2017年12月,被独山县文化局授予“布依山歌少儿传承基地”。学校全面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实施小学素质教育,按照规定标准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创建特色品牌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来制定学校的一训三风——校 训:知行合一;校 风:行正事、行正人、  行正道;教 风:博学善导、笃行不倦;学 风:行德崇实、敏行善学。

独山县麻尾镇尧棒小学Dúshān Xiàn Máwěi Xiǎoxué Yáobàng Fènxiào ) 事业单位。位于独山县麻尾镇三棒村。由独山县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承担小学教育的机构, 故名。学校办学历史悠久,可追溯到民国初年,解放前,在此兴办的官学与私学辐射范围可至今麻尾、董岭、峰洞一带。现属半寄宿制完全小学,始建于1951年8月,1951年学校成立以后,本乡人才欠缺,大多数教师均为外乡人员,他们兢兢业业安心于此偏僻的山区工作,为尧棒的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但由于受区域环境条件的限制,学校发展缓慢。直到1992年辙区并乡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借助西部大开发与全面推进“两基”工作的契机,在各级各部门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新的学校领导班子的共同努力下,尧棒乡的教育工作,特别是尧棒中心小学九年一贯制学校在办学条件、教学质量等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并通过长期的努力形成了自己独特教风、学风、校风。推动了尧棒乡这个边远贫困山区的经济与文化的发展。2013 年前属九年一贯制学校,校名为贵州省独山县尧棒乡中心学校。2013 年7 月县教育布局规划和行政区划调整,尧棒乡并入麻尾镇,学校更名为“独山县麻尾镇中心小学尧棒小学”。2016 年3 月,经县政府批准更为“独山县麻尾小学尧棒分校”。2016年8月撤中学并入四中后,现学校所在校区由原独山四中尧棒小学校区与2008年新建的小学校区组成(其中2008年新建的小学校区主教学楼一二楼为尧棒幼儿园暂用,三楼为我校实验室等功能室),距210国道4公里,距麻尾镇政府7.5公里,服务半径5公里,覆盖现在的麻尾镇新董、三棒、新尧3个村(原尧棒乡5个行政村95个村民组),人口约12000人。区域内,通村干道全部硬化,交通便利,地下水源、物产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群众对待教育、支持教育的意识逐渐增强。占地面积40515平方米,绿化面积13010平方米,运动场面积11200平方米,现有7人制足球场一个,塑胶运动场一个,建筑面积10473 平方米;有教学楼3栋、教室18 间,各种功能室齐全;教师宿舍楼1栋,学生食堂一栋,教师食堂一栋(一层旧食堂)。

独山县麻尾镇泗亭小学(Dúshān Xiàn Máwěi Xiǎoxué Sìtíng Fènxiào) 事业单位。位于独山县麻尾镇泗亭村街上。由独山县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承担小学教育的机构,故名。泗亭中心小学创办于1952 年秋,2013 年7 月县教育布局规划和行政区划调整,泗亭乡并入麻尾镇,学校更名为“独山县麻尾镇中心小学泗亭小学”。2016年3月因教学调整布局,更名为“独山县麻尾小学泗亭分校”。占地面积6050 平方米,建筑面积1342 平方米。有教学楼1 栋、教室12 间(其中专用教学教室6间、其他功能室6间)。教师宿舍楼1栋(共9套住房)、教师辅助用房(6间)、学生食堂1栋(2层)、学生就餐房1栋(1层)、学生厕所1个(男女各7个位)、教职工卫生间1个(男女各2位);2020年5月更名为“独山县麻尾镇泗亭小学”。

独山县麻尾镇董岭小学(Dúshān Xiàn Máwěi Xiǎoxué Dǒnglǐng Fēnxiào) 事业单位。位于独山县麻尾镇董岭村场坝。由独山县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承担小学教育的机构,故名。学校建于1950年初。1975年之前名为大寨小学。1975年学校随公社从大寨搬迁到场坝,学生人数增加,为便于对村小的管理,改名“董岭中心校”(1977 年学校招收初中班)。在校生363 人,少数民族学生90.4%。1980 年9 月黔南州人民政府批准命名“独山县董岭民族学校”。2011 年,初中部撤并到麻尾中学(现独山四中),学校改名为“董岭民族中心学校”。2013年7月学校更名为“麻尾镇中心小学董岭小学”。2016 年3月经县政府批准更名为“独山县麻尾镇董岭小学”。占地面积18009 平方米,建筑面积3682 平方米。有教学楼1 栋、教室12间配备有仪器室、计算机教室、音乐室、美术室、图书室、体育器材室。学生宿舍楼2幢(其中一幢的一楼为学生食堂),教师宿舍楼1幢10间,学生厕所1个(男女各10个蹲位),篮球场2块,学生劳动基地3.2亩。

独山县麻尾镇黄后小学Dúshān Xiàn Máwěi Xiǎoxué Huánghòu Fēnxiào) 事业单位。位于独山县麻尾镇黄后村老场。由独山县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承担小学教育的机构,故名。学校创建于1951 年,建立之初有学生15 人。1957 年发展到一至六年级,在校学生110 人,正式起名为黄后小学。2002 年更名为“独山县黄后乡中心小学”2013年7月学校更名为“麻尾镇中心小学黄后小学”。2016 年搬迁到的明德小学(台湾塑集团王永庆先生捐建)。2011年9月迁入原黄后中学。2016 年3月经县政府批准更名为“独山县麻尾镇黄后小学”。占地面积8664 平方米,建筑面积5317 平方米。有教学楼1栋、教室12 间,食堂1个,宿舍楼2栋,厕所2个。

独山县麻尾镇余家湾小学(Dúshān Xiàn Máwěi Zhèn Yújiāwān Xiǎoxué) 事业单位。位于独山县麻尾镇兴隆村。由独山县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承担小学教育的机构, 故名。学校建于1968 年,原校址在现在的新火车站。2008 年“两基”复查时迁到新校址, 由深圳星可捐资建成,冠名“星可楼”,后更名为“余家湾星可小学”,简称余家湾小学。占地面积10005 平方米,建筑面积937 平方米。有教学楼1 栋,教室6 间。

独山县麻尾镇尧拉小学(Dúshān Xiàn Máwěi Zhèn Yáolā Xiǎoxué) 事业单位。位于独山县麻尾镇兴隆村坝奇组。由独山县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承担小学教育的机构,故名。学校始建成于1944 年,由当地人莫云龙捐献自家一亩地作校址,村民投工投劳建成土木结构的校舍,并命名“尧拉小学”,校名沿用至2008 年。占地面积1334 平方米,建筑面积591 平方米。因校舍年久失修、学生人数增加,2008 年上级拨款兴建新的教学楼1 栋,教室9 间。

独山县上司小学(Dúshān Xiàn Shàngsī Xiǎoxué) 事业单位。位于独山县上司镇上司村三组。始创于1935 年7 月,学校坐落在上司镇丰阳河边2009 年9 月1 日, 上司镇教育区划调整,学区除筹洞小学外,其余学校的五至六年级学生并入就读。2016 年3 月18 日,学校整体搬入新校址(原上司中学)教学。占地面积50000平方米, 建筑面积5200 平方米。有教学楼3 栋,教室33 间,学生宿舍4栋共计129间。有250 米环形跑道1 个、篮球场4 个、羽毛球场4 个、乒乓球桌6 张,5人制足球场1个,学生食堂1栋。有“乡村学校少年宫”1 个。

独山县上司镇筹洞小学(Dúshān Xiàn Shàngsī Zhèn Chóudòng Xiǎoxué) 事业单位。位于独山县上司镇上司村。1956 年开始筹备办校工作,校址设于筹洞坝子上,故命名为筹洞小学,服务半径为周围的十多个自然组,隶属上司镇上司小学管辖。占地面积5002 平方米,建筑面积720 平方米。有教学楼1 栋,共计9 间教室。有教师宿舍10 间、学生食堂1 间、幼儿园食堂2 间、小学生就餐室1 个。

独山县上司镇峰洞小学(Dúshān Xiàn Shàngsī Xiǎoxué Fēngdòng Fènxiào) 事业单位。位于独山县上司镇峰洞村。原是甲里镇级中心完全小学,乡镇合并后,随行政区划入上司镇,如今更名为独山县上司小学峰洞小学。占地面积1700 平方米, 建筑面积1100 平方米。有教学楼1 栋,共计6 间教室。

独山县上司镇角寨小学(Dúshān Xiàn Shàngsī Zhèn Jiǎozhài Xiǎoxué) 事业单位。位于独山县上司镇峰洞村。原是一所村级完小,处于麻降组主要服务于原角寨村, 学龄儿童就读。乡镇合并后,行政区划调整角寨归属上司镇,命名为独山县上司镇角寨小学。占地面积1400 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 平方米。有教学楼1 栋,共计9 间教室。

独山县上司打羊小学Dúshān Xiàn Shàngsī Xiǎoxué Dǎyáng Fènxiào) 事业单位。位于独山县上司镇打羊村打吉组。成立于1933 年3 月,到1969 年办成九年一贯制学校,取名为打羊辅导校。2014 年9 月初中部与小学部分开,更名为打羊中心小学,下辖5 个村完小。2011 年9 月各村完小三至六年级学生并入打羊中心小学就读, 学校搬迁至打羊乡董者村董者组(董者小学),有12 个班级,500 多名学生,35 名教师。2014 年9 月学校由董者搬迁至原打羊中学。2016 年经县政府批准更名为独山县上司打羊小学。占地面积0.02 平方千米,建筑面积6610 平方米。14 个班级。

独山县上司镇拉旺小学(Dúshān Xiàn Shàngsī Xiǎoxué Lāwàng Fènxiào) 事业单位。位于独山县上司镇拉旺村街上。1935 年开办私立学校。校址设于拉旺上街, 命名为“拉旺兴云短期小学”。1957 年9 月更名为拉旺乡中心小学。1969 年增设初中班。1987 年小学恢复六年制。1993 年撤区并乡,更名为拉旺辅导校。2003 年更名为拉旺中心小学。2016 经独山县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独山县上司镇拉旺小学,隶属上司镇上司小学管辖。占地面积8804 平方千米,建筑面积1283 平方米。有教学楼1 栋,共计9 间教室。有篮球场1 个,学生宿舍楼1 栋。

独山县玉水小学(Dúshān Xiàn Yùshuǐ Xiǎoxué)事业单位。位于独山县玉水镇玉水村塘立组66号附25号,距县城40 千米。因位于独山县玉水镇,从事小学教育,故名。于2013 年9 月由本寨水族乡的拉芒中心小学、塘立小学、本寨中心小学合并而成。2016 年更名为“独山县玉水小学”。占地面积21122 平方米,建筑面积10413 平方米。有教学楼1栋,综合楼1幢,学生宿舍2幢,食堂2幢,学生浴室1幢。有4500 平方米塑胶运动场1 个、足球场1 个。

独山县玉水温泉小学Dúshān Xiàn Yùshuǐ Xiǎoxué Wēnquán Fènxiào)事业单位。位于独山县玉水镇温泉村羊场组。因位于独山县玉水镇温泉村,从事小学教育, 故名。独山县玉水小学温泉小学前身为独山县羊场公社羊场中心校,成立于1964 年6 月4 日。1984 年更名为温泉中心校。1991 年温泉中心校更名为温泉辅导校。2005 年更名为温泉中心小学。2013 年7 月行政区划调整,独山县本寨水族乡更名为独山县玉水镇,温泉中心小学成为玉水小学下属的一个小学,校名“温泉中心小学”变更为“玉水小学温泉分校。学校占地面积8890 平方米,建筑面积4290 平方米。有教学楼1 栋、教室12 间、学生宿舍3 栋、教师宿舍3 栋、室外厕所2 栋。有篮球场1 个、食堂1 个。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