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关于印发〈关于推动职能部门进一步做好新时代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黔环综合〔2023〕45号)等要求,现将我单位2023年度生态环境保护履职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推进情况
(一)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方面。一是制定印发《独山县2023年耕地质量提升与化肥减量化工作方案》《独山县2023年主要粮油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等指导文件,积极组织人员开展购肥温馨提示及农业投入品安全宣传,张贴宣传画500余张,结合“双提升”及项目实施,开展科学施肥技术培训32期,培训人员125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4300余份。同时,开展市场巡查及放心农资下乡活动,指导农资经销户179户次。二是常态化对全县开展农药市场检查,重点对农药标签、过期农药、高毒农药、禁用农药进行突击检查,同时对茶叶、蔬菜用药较多的乡镇开展违规用药排查,督促销售不合格产品的经销商限期整改,要求各经销商做好销售台账,做到任何农药经销均可追溯。通过检查,2023年全年未查到百草枯、甲胺磷等存在安全隐患的农药产品在我县上市销售,切实维护农民利益。三是依托大豆玉米复合种植、稻油轮作、稻鱼生态种植等项目实施,完成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含果、菜、茶园等)82万亩,实现技术推广覆盖率91%。在上司、基长等镇开展有机肥替代试验2个,玉米肥料利用率试验1个,化肥减量试验1个,全县化肥利用率达42.03%。
(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方面。一是印发《独山县2023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及秸秆禁烧工作方案》,同时我局与各镇(街道)分别签订《独山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及禁烧工作责任书》,在全县涉及农作物秸秆的76个村(社区)共落实网格包保人员804人。二是县人民政府制定《关于独山县禁止露天焚烧秸秆的告知书》,下发到各镇、村进行张贴和宣传,同时利用“世界环境日”“贵州生态日”等主题活动,编印相关宣传资料、制作秸秆综合利用及禁烧宣传袋,通过集中宣传咨询、微信群推送、喷印秸秆综合利用及禁烧宣传标语等方式,推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有效提升。
(三)农膜回收利用方面。一是印发《独山县2023年废旧农膜污染治理工作方案》,2023年,独山县累计农膜回收总量166吨、回收率90.66%。二是积极组织相关工作人员,深入种植基地、合作社等开展农膜使用及回收技术指导,并通过编印相关宣传资料、发放农膜回收利用宣传袋、各级微信工作群积极推送农膜回收利用小视频、宣传资料,镇村、种植基地张贴宣传资料、喷刷宣传标语等方式,推动提升农膜回收利用率。三是依托贵州金润再生塑料有限公司建成县级废旧农膜回收点,大力开展废旧农膜回收、造粒再利用,实现我县县级回收点从无到有。四是联合市场监管、工信局、环保局等相关单位开展打击非标地膜“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对辖区内农资销售点、农膜生产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进行非标地膜销售和使用情况进行全方位的排查,指导农业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使用者依法建立农用薄膜使用记录。
(四)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方面。一是制定印发《独山县2023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方案》。二是结合我县粮食生产、蔬菜产业发展、罗汉果种植、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等项目的实施,大力开展优质水稻品种推广及绿色防控、蔬菜、大豆等非超标使用农作物种植、玉米、高粱等产业结构调整、茶叶、水果等种植进行退耕还林等多样化安全利用措施,保证全县受污染耕地的安全利用及农产品安全。三是及时组织工作人员紧抓粮食作物收获时节,对百泉、基长、上司等镇仍有种植水稻、玉米粮食作物的严格管控地块上进行了检测取样,共取得水稻样品9个、玉米样品5个进行检测,结果显示2个水稻样品超标。我局将检测结果、超标水稻涵盖区域、农户清单等函告县发改局,要求其按照部门职能职责对超标粮食进行处置。为了更好的处置该批超标粮食,县发改局与饲料加工企业进行超标粮食销售的询价并达成协议,完成收购超标水稻3.6万斤,2023年全县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2.5%。
(五)畜禽粪污防治工作方面。一是按省州文件精神开展“畜禽粪污治理雷霆行动”,深入到各镇(街道)规模养殖场督促、检查、指导、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共计出动执法人员980人次,发放材料(份)1200余份,发现问题7个,均整改完成。2023年被省农业农村厅评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先进单位,同时2人被评为先进个人。二是对全县养殖场进行网格化管理。县级技术干部包保规模养殖场,镇乡级干部包保规模以下养殖场的原则,加大对全县养殖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监管和技术指导服务力度。技术人员巡回养殖场督促、指导正确使用粪污处置设施设备,合理利用畜禽粪污资源。在例行巡查监管过程中,针对发现的污染问题,及时指出和纠正,限期整改。同时,按照“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模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的目标,规划全县畜禽规模养殖场。并按照治污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与养殖一起使用的要求开展工作,有效杜绝养殖污染或“先污染,后治理”现象的发生。
二、存在问题
一是责任意识不强。规模以下养殖场比较分散,养殖规模不大,场主对养殖粪污治理认识不足,养殖粪污治理的主动性不足。二是群众环保意识不强。农村教育水平相对较低,环境保护教育的普及程度不高,很多农村群众缺乏基本的环保意识。
三、下步工作措施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强化县级统筹、镇(街道)抓落实的管理体制,统筹协调农业环保工作。加强与生态环境、市场监督等职能部门沟通协调,形成合力推动工作落实。二是强化宣传指导。常态化组织业务骨干下村入组到地块开展宣传培训指导服务工作,普及专业技术知识,让更多的农技人员和农户提高认识、掌握技术,增强资源利用保护环境的意识。三是强化自查排查。将农膜收贮利用、农药化肥减量、畜禽粪污治理等工作作为农业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和完善常态化排查治理和工作调度机制,强化执法处罚,确保工作取得成效。
独山县农业农村局
2024年7月30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