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配合,科技体制逐步完善。在全县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确立了中长期科技发展计划,以建设可持续发展和技术创新型城市为目标,不断健全领导体制,完善创新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引领作用。
企业支持,区域创新体系基本形成。截至目前:我县正在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梯队企业32个。获得国家、省级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8家、科技型梯队企业7家。获得国家科技孵化器1个认证,省级科技孵化器2个,省级星创天地1个,农业科技园区3个、生产力促进中心1个。国家级轴承产业孵化器、省级综合科技孵化器培育入孵企业86家,成功孵化器企业16家,成功孵化高新技术企业4个。星创天地成功带动农民专业合作社22个。2019年县级财政地方科学技术支出9732万元,占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3.35。科技研发投入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GDP)0.199%。县内32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科技研发(R&D)投入7752万元,企业自主研发立项43个。2019年我县各类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类合同(吸纳)112项,技术交易金额1.44亿元,技术交易(输出)500万元。
社会参与,知识产权工作卓有成效。截至目前,我县共有有效发明专利42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为1.17件。全县共申请专利1444件,获得授权544件,其中发明有634件,外观设计15件,实用新型652件。县内7家企业通过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企业。贵州东峰锑业、贵州李记食品有限公司2个企业获省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2017年我县被确认为第四批省级县域经济知识产权示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