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抢抓“新国发2号文件”重大机遇,大力推动独山县产业发展,高质量推进贵州南部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示范区围绕构建“1+2+N”产业发展体系,大力推进合金基础材料、装备制造和新型建材“三驾马车”做大做强,拉动独山县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面对国家“双碳”“双控”政策,独山县立足独山资源优势,优化产业结构,通过重点发展中高档建筑装饰石材精深加工产业,延链发展食品级碳酸钙等高附加值产业,推动水泥、砂石骨料及混凝土企业产业改造升级,优化建材产业技术结构、产品结构,推动新型建材产业由中低端向高端的跨越发展。
2022年1-8月,新增新型建材规模企业6户,在库规模企业37户。累计完成规模工业产值30.38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比重42.79%,累计完成工业总投资3.47亿元。“十四五”期间,示范区将立足丰富的石材资源优势,积极发展新型建材产品。到2025年,新型建材产业总产值达到100亿元。
一、扩大石材加工产业
示范区通过依托示范区石材资源和产业基础,面向两广、福建地区,重点承接中高档建筑装饰板材、石雕石刻工艺品、文化艺术品等高附加值精深加工项目;积极发展食品级碳酸钙、牙膏添加剂、粉墨添加剂等下游产业。推进石材产业绿色化建设、规范化生产、先进化管理,加快引进废石综合利用项目建设,研发利用板材边料、选矿废石生产墙体材料,提高石材综合利用率,打造深加工、精加工、废料循环利用多功能一体化生产基地。
一是做大产业规模。发挥示范区灰色系饰面石材及方解石、石灰石资源优势,积极招引石材深加工项目入驻,推动中臣、银辉、万锦、中伟等4家大理石龙头企业尽快建成投产,打造简利石材产业园。抓好楚泰新型建筑材料开采及深加工项目建设,做大产业规模。
二是延伸产业链条。推动卓越石材、鸿建石材等企业重组,向精品石材深加工和石材创意产业方向发展,支持黔南兴隆生物科技延链发展牙膏等日化用品,承接发展广泛用于食品、医药、日化、涂料等的轻质碳酸钙、食品级超细碳酸钙等项目。
三是提升发展质量。推进石材产业规范化管理,加快引进废石综合利用项目建设,研发利用板材边料、选矿废石生产墙体材料,提高石材综合利用率,打造深加工、精加工、废料循环利用多功能一体化生产基地。
二、升级水泥、砂石骨料及混凝土产业
示范区重点推进省内小、弱水泥生产企业整合,转移到示范区进行技改建设。推进兼并重组砂石骨料、混凝土生产企业,大力实施绿色升级与智能化改造,打造“绿色矿山+砂石骨料+水泥制造+协同处置+预拌混凝土”等全产业链。
一是做大龙头企业。严格落实产能“减量置换”政策,推进省内其他地区小、弱水泥企业整合,转移产能到示范区进行技改建设,做大我县水泥行业龙头企业规模。重点推进上峰水泥日产5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水泥熟料建设项目建设。
二是优化资源配置。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产业聚集”的原则,加强统筹布局,优化砂石矿山资源配置,着力推动砂石骨料、混凝土生产企业联合重组,指导企业开发生产超高性能混凝土产品。到2025年,实现年产能50万吨以下砂石骨料企业,及年产能50立方以下混凝土生产企业重组发展,高性能混凝土占混凝土比重达到60%,建成年产500万吨砂石骨料生产基地。
三是推进绿色发展。推动企业开展智能化、绿色化生产工厂改造,推进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工业危废等技术装备水平和处置规模,督促新建和技改矿山按绿色矿山标准开展建设,强化混凝土行业标准化建设,指导企业建设执行管理、物料配送、在线监测等一体智能工厂,推动“探、采、选、冶、加”五位一体,着力打造“矿业+”绿色产业链,提高矿产资源产出率,实现资源开发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统一。
简利石材产业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